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詩意與狂想 馬克.夏加爾 中國首展掠影

時間:2020-12-14 04:23:16來源:大公報

  圖:馬克.夏加爾(1887-1985)

  在20世紀的美術大師中,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非常獨特。他的作品閃現着立體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各種流派的影子,但卻沒有任何一種風格可以「定義」他;他的藝術受主流文藝圈追捧,但他自己卻始終與「主流」保持距離;他經歷過戰亂、流離、失愛等磨難,極不友好的生活卻在他的身體裏澆灌出「愛的花朵」……\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文、圖)

  這就是夏加爾,一位難以描摹的藝術家。今年10月,夏加爾首次「來到」中國,儘管是以展覽的形式。這場由中央美術學院策劃的展覽,選在場館宏闊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簡稱「央美廊坊館」)舉行,展期至明年1月。走進展館,一幅幅充滿詩意與狂想的作品,讓人們在「鄉愁」「信仰」「愛情」等主題下,近距離感受大師之作。

  愛情與鄉愁,是夏加爾的藝術基調。如果說愛情是玫瑰的色彩,如花朵般燦爛;那麼鄉愁便是土地的色彩,藉着回憶的影像,時時浮現在他的畫作之中。他的作品濃厚地反映出少年時代雖然貧困但不失和樂的俄國生活。1887年7月7日,在沙俄的維捷布斯克,位於河對岸的猶太貧民區裏,夏加爾開始了他的生命之旅。那裏的街道很窄,到處散落着農具,一位猶太教教士在祈禱,一名樂師在演奏,一些舊木房,猶太教堂和幾個小院子。那裏還生活着母雞、山羊、貓、馬、公雞。夏加爾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個男孩常常為悄悄與牠們聊天而感到愉快。

  夏加爾有8個妹妹和1個弟弟,父親以賣魚為生。在他的記憶裏,故鄉是那麼神秘、美好。35歲時,夏加爾寫下自傳《我的一生》。他大篇幅回憶家鄉的房子,描寫兄弟姐妹們的天真爛漫和叔父們的古怪。雖然家鄉貧窮落後,卻激發出畫家無窮無盡的想像力,成為其靈感迸發的源泉:「即使來到巴黎,我的鞋上仍沾着俄羅斯的泥土,在迢迢千里外的異鄉,在我意識深處的那隻腳使我仍然站在滋養過我的土地上,我不能也無法把俄羅斯的泥土從我的鞋上撣掉。」

   「馬戲團」象徵漂流的人生

  色彩、美學和象徵性是夏加爾藝術的根本。展覽第一部分集中呈現夏加爾19件作品,包括油畫、水彩畫、坦培拉以及綜合繪畫等藝術形式,將藝術家一生創作中最受矚目的3個主題──愛、鄉愁、馬戲團在展覽開篇呈現。飛翔在天空的戀人、小提琴手、奇妙的牛與雞……在夏加爾的作品中,總是瀰漫着一股不可思議的詩意。重疊倒置的景象和大膽絢麗的色彩,再加上奇特的構圖和表現手法,充滿了神奇的夢幻色彩。可以說,通過夢幻主義這條途徑,夏加爾創造了一個現實與夢境水乳交融的神奇世界。

  在他的作品中,「馬戲團」是一個帶有象徵意義的主題。它象徵着漂流的人生中,大家庭成員間的相濡以沫,也反映了身為猶太人藝術家遠離家鄉的流浪者情懷。小丑和雜技演員的出現,則讓他想起了維捷布斯克馬戲團的日子。而動物、空中飛人、燈光和鞭子,則在音樂和雜耍之間,嵌入了藝術家關於愛情與浪漫的想像,將波希米亞式的命運糅合在作品中,帶着淡淡的憂愁,也煥發着歡樂的色彩。

  在愛的洗禮中解脫人性

  「她的沉默就是我的沉默,她的眼睛也是我的眼睛,這就好像說貝拉永遠了解我;如同她知道我的童年,知道我的現在,知道我的未來,知道我全部的生命一樣。她,真的是我的眼睛,更確切地說,她是我的靈魂!」夏加爾在自傳中這樣描寫他的愛人。

  1909年返鄉時,夏加爾邂逅了6年後成為他妻子的貝拉.羅森菲特。以戀人或新娘的形象,貝拉反覆出現在夏加爾的作品中,直至畫家1985年離世。可以說,兩人間的愛情,既是畫家許多創作的源泉,也是他們對抗生活苦難的能量。但是貝拉並不是夏加爾唯一的愛,還有弗吉尼亞,還有瓦瓦和他們的孩子。夏加爾深愛着他周圍的世界,動物、太陽、花朵和詩歌……他夢想着用愛和鮮艷的色彩,創造出獨特的平行世界。夏加爾擁有奇特意象和夢幻主義,與他擁有愛的力量和信念是分不開的。他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跨越所有阻擾心靈的障礙,讓人性在愛的沐浴中解脫,釋放了無窮的能量。

  作為版畫家的夏加爾,一直被評論界和研究者忽略。他的一生,有相當大的精力和興趣在從事版畫藝術創作。包括蝕刻版畫、石版畫、木刻版畫等。他的插畫代表作──果戈里的《死魂靈》,拉.封丹的《寓言詩》,以及《聖經》等書籍的插畫,都是蝕刻製作。《死魂靈》於1948年完成,《寓言詩》於1952年面市,最後一本《聖經》於1956年付梓出版,每一本都附有約100幅插畫。

  拉.封丹是17世紀法國古典文學的傑出代表。拉.封丹寓言和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詩一起,構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的三座高峰。3個世紀後,夏加爾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跳躍的色彩為拉.封丹寓言賦予了新的生命。他畫出了上百張水彩草圖,後改用黑白蝕版,選擇部分作品上彩。這些作品成為色彩的絕佳實驗。

  儘管跨越時空,拉.封丹和夏加爾兩者在想像力和對人類行為的洞察方面卻有超乎尋常的共鳴。這體現在拉.封丹寓言中思想、文本和圖像之間所呈現出的深刻共生關係。為《寓言集》而創作的全套共計105件插圖作品(含卷首)全部展出,也成為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生命的終點是一束花」

  夏加爾對花束的鍾情和情感的寄託,延續在他一生的創作之中。他曾說「生命的終點是一束花」,並將自己對生命的態度投射到對花束的觀察和描摹之中。展覽的尾聲精選了6幅花束主題的畫作,作為藝術家抵達生命盡頭的感悟。

  夏加爾收到的第一束花,來自愛妻貝拉。這就像他們之間的定情信物一樣,潤色在整個愛情當中,也一直貫穿其畢生的創作生涯。他經常運用不同的艷麗色彩,加上大膽的構圖,神奇地調和了形式的誇張,形成了色彩連接式的夢幻效果。花束作品顯現着夏加爾在色彩與構圖方面的獨特風格,也象徵着畫家本人那永不凋零的藝術人生。

  1966年,夏加爾來到聖保羅德旺斯(Saint Paul de Vence),1985年,他在那裏去世,享年97歲。夏加爾的去世,讓人們失去了與第一次大戰前夕的巴黎──也就是推翻傳統藝術概念時代的畫家與雕刻家們有直接聯繫的最後一位大師。

  夏加爾的名字在俄語中有「大步行走」之意。他以旺盛的創作精力終生投身於藝術,如巨人般跨越世紀。他出生時,是一個不為人注意的貧困猶太人,離世時,卻獲得了最高榮譽──包括法國榮譽軍團的大十字勳章。「我渴望的唯一事情,就是畫我的畫……我對它們來說,是個無法理解的人,是個陌異人。我敢肯定,倫勃朗會愛我的。」在自傳中,夏加爾這樣寫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