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屆中國新聞獎日前揭曉。隨後,新聞獎審核委員會選編了一些在審核過程中的代表性案例。這些案例存在着「不符合規範表述」、「事實性差錯」、「語言文字差錯」等問題。
其中一篇參評作品寫道:「但站在城牆上,雄關漫道盡收眼底。」審核委員會給出的意見是:「語義理解錯誤。『漫道』不是『漫長的道路』,而是否定語『不要說』。」
而這已非中國新聞獎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二○二三年,第三十三屆中國新聞獎公布的錯誤性案例裏,就出現過「雄關漫道」。所涉案例原句為:「鐵一般的隊伍,才能征服鐵一般的雄關,鐵一般的漫道,到達勝利彼岸。」這同樣是把「漫道」理解為「漫長的道路」。
能夠參評新聞獎的作品,都是出自專業媒體人之手,而連番出現同樣的差錯,足見誤解這個詞的人,不在少數。「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出自毛澤東的詞作《憶秦娥.婁山關》。「漫道」的意思是「莫道」「休說」,為了平仄押韻而將其倒裝在「雄關」之後。全句表達的意思是,就算雄關險隘堅固如鐵,也要勇往直前。雄渾大氣,意境寥廓,充滿豪情。
其實,「漫道」並非生僻表達。唐代王昌齡「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宋代陸游「漫道年來未極衰,窮途憔悴實難支」,都是相同的用法。至於司空圖「漫說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張」,秋瑾「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也是與「漫道」類似的表達。
另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方式與「雄關漫道真如鐵」相似,也是倒裝句式,實為「正道人間是滄桑」,意為「正說人間滄桑」。常有文章望而生義,將「人間正道」誤為「人間正確道路」。也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