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三刷《大狀王》\輕 羽

時間:2025-09-02 05:02:20來源:大公报

  一齣舞台作品,能夠經歷時間磨煉,逐步受到觀眾認同,以至打破地區和語言隔閡,從而能夠長期展演,當中必定投入無可計算的人力和心力。西九文化區和香港話劇團聯合製作的粵語音樂劇《大狀王》,由醞釀意念至巡迴演出,幾近十年。我分別在二○一九年和二○二二年觀賞過該劇預演和再演,見證了創作團隊持續改進演出內容,並對該劇能夠巡迴內地成為流行劇場而感到欣慰。

  我對於預演版本仍然記憶猶新。演出雖然是專業水平,但是劇本屬於新瓶舊酒,主要角色二人一鬼的推進關係並不清晰。全劇以說書人敘事亦過於沉贅,整體而言只屬熱鬧繽紛的音樂劇,不算精品。到再演版本,我發現編劇張飛帆將好些細節優化了,預演版本時一些配套角色亦刪除了,故事主線較為清晰,劇中兩位男主角方唐鏡及阿細的友情關係更加明確。二人與女主角楊秀秀形成隱隱約約的三角關係,亦能牽動觀眾情緒。再至今年的巡迴版本,我在戲曲中心大劇院三度觀賞演出,全劇的節奏推進爽朗,上下半場分別出現的官司案件更加簡潔,但無阻二人一鬼主要角色之間的感情變化,由此而令主線與副線的脈絡分明。不過,全劇主旨仍然應該在於方唐鏡的自省過程,該角色到底是膽怯怕死,抑或是對昔日友情悔疚而大徹大悟?我覺得劇本仍可進一步探究和深化。

  作為市場化的產品,《大狀王》的曲詞是演出成功的鑰匙。高世章的歌曲旋律活潑而優美,岑偉宗的歌詞能夠協助推動劇情,並叫觀眾容易上口。是次巡迴版本,我特意觀賞幾位新演員擔演主角。如此操作方式,在世界各地的長期劇目都甚為普遍,目的是給予觀眾新鮮感,亦可分擔演員突發意外的風險。幾位新演員都能為演出增添活力,再加上多位群眾演員參與,《大狀王》確能成為香港音樂劇的品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