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寒冷還沒有過去,家門口附近的河邊,一棵柳樹,居然悄悄生發出了小小的嫩芽。我忍不住伸手去觸摸那早春的信使。
柳樹是不是唯一適合輕輕撫摸枝條的樹呢?世界的樹,大多爭相向上拔高伸展枝條,去討好高高在上的太陽,唯獨垂柳,眷戀着大地,眷顧着徘徊的世人。
記得高中時候,緊張的學業間隙,也是在一條河邊的一行柳樹下,清波蕩漾,日光粼粼,柳樹以觸手可及的柔軟、細密,帶給我這個陌生人,以深情款款的溫柔。當時參加了詩詞社,信筆塗鴉了首七律,其中有一句:「綠垂如絲絲如夢,夢影照水水照人。」負責指導的楊老師,大度地畫了一溜紅圈,批了六個大字「雖無韻,亦有韻」。二十多年,記憶如昨。
柳樹固然也有「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那樣的蓬勃,但最能打動人心的,卻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搖曳的柳枝,輕撫着遠行客的肩頭,治癒着疲憊者的靈魂,傾聽着孤獨人的心事,溫柔着從「采薇」到「康橋」的廣袤時光。
松柏太過英挺,桃李又太搖曳,且如網紅一般,花期一過就泯然眾木。而柳樹,它既不像前者那樣高不可攀,也不像桃李那樣轉瞬即逝,無論是春日的歡欣,還是秋風的蕭瑟,從鵝黃到嫩綠,哪怕冬日只剩下枯瘦的絲絲縷縷,依舊低語着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霍小玉和李益灞橋傷別,一枝折柳道盡衷腸;白娘子和許仙斷橋相會,十里煙柳是最好的伴奏。
上善若水,人生如風,柳樹告訴我們,不必害怕搖晃,柔軟也是力量,輕盈乃大自在。柔而不弱,低調而不卑微,守着自己的優雅與堅韌。做不到松柏,做不了桃李,那就努力做一棵柳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