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普通讀者/以醜相辟邪\米 哈

時間:2024-08-19 05:02:11來源:大公报

  為了一個劇場構作,我最近跟團隊一起研究各地的鬼神文化與器物。其中一個引起大家興趣的物件是面具,無論是印尼,還是日本,以至其他地方,負責辟邪驅鬼角色的面具大都是猙獰、醜陋,甚至恐怖的。

  團隊不明所以,而我便告訴了他們有關「方相氏」的故事。傳說,黃帝有一名妃子,名叫嫫母。嫫母是第四妃,卻是十分有名,以醜著稱,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其餘三人為鍾離春、孟光、阮氏)。

  嫫母貌醜,卻賢淑。有次,當黃帝巡視天下,元妃嫘祖不幸病逝,黃帝便命令嫫母保護嫘祖的靈柩、負責祀事,以她的醜相辟邪驅鬼,並授予「方相氏」一職,其意思正是「畏怕之貌」。

  從此,方相氏成為官設,主持宮廷的儺儀。儺儀,又稱儺祭,是中國傳統的一種祭祀活動,目的是驅鬼逐疫、酬神納吉。《周禮.夏官.方相氏》寫道:「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大喪,先柩;及墓,入壙,以戈擊四隅,驅方良。」

  《禮記.月令》記載,周朝一年舉行三次儺舞,其中方相氏佔有重要角色。秦代沿革周禮,而到了東漢,由於疫災時有發生,儺舞變得更常見、流行,而在漢墓中,我們更會找到守衛魂靈的方相俑。到了唐宋時期,隨着巫文化式微,方相氏的角色也逐漸褪色。

  但,方相氏又以另一種方式出現於日本信仰。在奈良時代之前,方相氏已經傳入日本,負責宮廷祭祀和葬禮,也成為了日本驅疫祭禮中的重要神靈。然而,到了十世紀之後,方相氏的醜相慢慢取代了祂的神聖性,竟然因其形象駭怖,被誤傳成了疫鬼。

  在日本,方相氏如此這般從辟邪驅鬼的神靈,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種鬼邪。在描述「百鬼夜行」的不同圖鑒裏,我們不難發現方相氏前行、百鬼跟隨的畫面。不得不說,有時候,人的無知之強大,真的大到可以拖垮神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