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十八彎/補上敬畏生命這一「必修課」\關 爾

時間:2024-03-26 04:03:13來源:大公报

  近日,發生在河北邯鄲的初中生殺人埋屍案,引發輿論持續關注。除了期待法律真正「硬」起來、遏止未成年人犯罪之外,人們也在不停追問探究,「小惡魔們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根據已披露的案情,三名少年嫌犯作案手段之殘忍冷血,讓人脊背發涼、不寒而慄。令人遺憾的是,類似情況並非偶發個案。相繼曝光的一系列未成年人暴力霸凌事件中,施害者大多下手兇狠,拳腳毒辣,有的甚至張狂妄行、行惡為樂。在他們眼裏,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賤如草芥,不值一提。

  傳統認知中,我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們像極了溫室裏的花朵,對世間險惡一無所知。但其實,生長在互聯網時代的他們,享受網絡便捷紅利的同時,也遭遇各種不良信息的侵蝕。一些充斥血腥、殺戮元素的網遊、短視頻,潛移默化中激發了部分未成年人乖張暴戾的個性,導致他們一旦遇到衝突,便喜歡劍走偏鋒、鋌而走險,選擇「惡向膽邊生」的肆意對抗。

  另一方面,應試教育與德行教育之間的失衡,亦是不容忽視的現實。邯鄲兇殺案當事人的校長,接受採訪時還不忘誇其中一位嫌犯「學習挺好」,對其參與如此滔天罪行「深感意外」。可見,「分數至上、贏家通吃」的觀念在某些地方依然頗有市場。成績好的學生在校園中猶如拿了「尚方寶劍」,犯了錯誤也時常被「從輕發落」,以至於「小惡不懲、終釀大禍」。

  古語有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某些青少年逞兇鬥狠,甚至以虐待凌辱他人為樂,暴露出的正是對法律的無知、對生命的輕薄。這也充分證明了,知識的授予與品行的教化,是教育的車之兩轍、鳥之兩翼,不可失其一端。

  人首先是生命體,然後才是智慧體。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精英,但讓他們學會敬畏生命、尊重他人,應該是教育的初心和底線。只有讓生命教育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以此鋪墊上價值觀底色,建構起人生觀邏輯,才有可能薰陶涵養出「心存敬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下一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