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位於亞熱帶地區,雖說近年因為地球暖化而致天氣不穩定,但香港仍然是四季分明。春夏秋冬,予人不同的生活質感。我不相信星座命理,但曾聽說在什麼季節出生,便會連帶着有關季節的個性。我在夏季七月下旬出生,性格確實有點急躁和欠耐性;太太在春季二月出生,令我總覺如沐春風;兒子在十月下旬出生,我覺他秋高氣爽,樂天豁達。踏入十一月,正是較佳的秋天季節。
這令我想起香港電影《秋天的童話》。
早前周潤發(發哥)在韓國的釜山電影節獲頒「亞洲電影人獎」,實乃香港電影業的殊榮。然而,年輕時的發哥也曾做過「票房毒藥」,從電視台跳入電影圈初期參演的電影,口碑不及其拍攝劇集,票房更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直到發哥演出《英雄本色》,戴上黑眼鏡和身穿長褸的冷峻形象深受觀眾歡迎,持槍對戰的身手亦令人眼前一亮。發哥的演技出眾,其後接拍文藝電影又令人耳目一新。
一九八七年,我曾購票進電影院看過幾次《秋天的童話》。
美國紐約華埠的愛情故事,當時確令我輩年輕人看得如痴如醉。發哥飾演的餐館侍應,因為嗜賭而經常向人借錢,故此得到船頭尺──「度水」的外號。鍾楚紅飾演從香港到紐約求學的十三妹,與船頭尺結下階級戀情,二人若即若離,似愛還無,最後無疾而終,但為了滿足觀眾的期望,船頭尺最終與十三妹在長島碼頭的餐廳重遇。現在看來,該故事真的有點偏離現實,但勝在演員出色,讓童話彌補觀眾的渴求。發哥自此演繹不同角色都得心應手,在影圈大放異彩,時至今日,仍然是觀眾的至愛演員。
秋天其實甚為短暫,不為意地容易令人錯過。從炎熱的夏天至到淒冷的冬天,秋天是一個過渡期,人們更應好好珍惜。不用再期望童話,更應掌握當下的真實,享受轉瞬即逝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