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邊河區三道溝林場工人顧長山與太太存花養育了五個孩子,除了兆喜是他倆的親生兒子,其餘孩子都有不同出處:兆成是存花與前夫的兒子;陳興杰的父親是長山的工友,陳父因工殉職,興杰其後被長山收養;劉自強的父親是長山的鄉里,劉父因事犯罪入獄,長山於是將年幼的自強領養;梁鳳勤的父母總共生了三個女兒,梁家沒能力把孩子培養,顧家於是把這鄰家的鳳勤收養下來。就這樣,一家人在困難但也幸福的寒林渡日,參天巨樹被每天砍伐,歲月一天天地過去,每人也發展出不同的故事。
內地電視劇《父輩的榮耀》描寫顧氏家庭從一九九八至二○一五年的成長,亦展示了傳統伐木業在現代化社會的改變進程。被砍下的木材原本是供應各類社會基建設施,乃是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材料。不少伐木工人一生在林業幹活,默默無聞為社會作出貢獻。然而,隨着科技進步,勞動粗活逐漸被機器取代,另外更重要是各國都推動生態保護,樹木乃是寶貴的天然資源,伐木業必然受到衝擊。
《父》劇三十集內容述說着差不多二十年的人情和社會變化。每個孩子的成長背後都有血淚,長山和存花卻從沒一句怨言。興杰和鳳勤是林場裏僅有成功考入大學的年輕人,畢業後各有理想持續發展。興杰將碳中和理念帶回林場,將砍樹製造木材轉變成植樹培育資源;鳳勤推動林場改革成為地質公園,同時可發展綠色旅遊。夕陽工業頓然再遇曙光,興杰在劇末說:「人和樹很像,大家無非都是圖着自己的人生和家庭能夠枝葉茂盛吧!」
這種現實主義劇集很耐看,劇本寫得細緻,人物個性鮮明。此外,全劇都在真實場景拍攝,殘舊的小火車站,簡陋的小石屋,處處流露實在的存活氣息。演員們演戲的時候,嘴巴都呼出一口口寒氣,讓觀眾感到既冰冷,亦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