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九環白玉蹀躞帶銙
作為中國文化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之一,唐代是孕育藝術發展和多元文化的搖籃。近日,有香港知名珠寶品牌攜手陝西歷史博物館合作打造新品,主推款以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白玉蹀躞帶銙為設計靈感,闡釋唐代富麗精緻的生活品味。
玉帶銙又稱玉帶板,是嵌釘在革帶上的玉片裝飾,一條完整的革帶由鞓、銙(帶板)、尾和帶扣四部分組成。一九七○年,西安市南郊的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十副工藝精良的玉帶銙,它們如今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在出土的玉帶銙中,最為特別的是「九環白玉蹀躞帶銙」(附圖),皮帶上面鑲嵌的玉片,經專家研究由和田玉製成,等級價值非常高。
「蹀躞帶」是一種綴以垂飾的革帶,帶身釘有若干帶銙,銙上附小環,方便懸掛各種生活用品,最初用於遊牧民族,便於乘騎,後傳入中原。史書記載,武官五品以上腰帶所繫什物有小刀、算囊、針筒等七種,稱之「蹀躞七事」。開元二年(公元七一四年)禁令,將「蹀躞七事」類的佩飾一律取消,但蹀躞帶的形制被保留了下來。
從皇室宮廷到達官顯貴,均以配用玉帶銙為榮,並用環數的多少表示地位的尊卑。南北朝至隋代,天子革帶附十三個環,「唐革隋政,天子用九環帶,百官士庶皆同。」此玉帶銙十分完整,復原長度約一點五米,附環方銙九枚,無疑為皇帝、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所用。
唐代社會較崇尚金銀器,在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千餘件「大唐遺寶」中,玉器所佔比例遠比金銀器小,因此這件九環白玉蹀躞帶銙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