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瓜 園/老 秤\蓬 山

時間:2023-05-31 04:03:30來源:大公报

  在一家民俗博物館,看到一桿老秤:一米多長的紫檀色木質秤桿,包漿的銅秤鈎,透着一股時光沉積的厚重。其實,「老」字有些多餘,現在哪裏又有新秤呢?這種古老的計量器具,早被各式各樣的電子秤取代。就跟電報、磁帶等一樣,已經退出日常生活,只在一些文博場館或舊貨市場的角落裏,接受懷舊追憶。

  有一首與秤有關的詩。民間相傳,是那位開國皇帝朱洪武所作:「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秤鈎,稱我江山有幾多?」何等的意氣風發。給他個月牙兒,就能吊起大地,比那位想用槓桿撬起地球的阿基米德還軒昂。上世紀九十年代內地有一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主題曲也唱到:「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呦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老百姓的秤,當然用不着稱江山,稱江米條、山楂卷還差不多。做買賣的商販,居然是秤不離手。普通家庭裏,秤也堪稱是必需品。買賣的東西在家裏先稱一遍,免得受商販的欺騙。記得小時候,走街串巷賣油條、豆腐的小販,除了現金交易之外,也可以用小麥、麵粉、黃豆等來交換,比如三斤小麥可換一斤油條。人間煙火,平凡歲月,就在許許多多一來一往的稱量中度過了。

  雖然老秤漸漸遠離生活,但影響早已融入文化。比如,秤砣為「權」,秤桿為「衡」,人們日常做事的權衡,就來自於秤。秤桿上定製有十六顆銅星,作為刻度。一是說,古制十六兩為一斤;二是說,寓意「天下太平」,四個字共十六筆畫;三是說,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祿壽三星。如果缺斤少兩,必損福、減祿、折壽。而若事事買賣公平、童叟無欺,則天下太平。這,或許就是秤的分量所在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