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健康是重要的一環。健康,講究飲食,而飲水又是重中之重。從小到大,我們都聽說要每天喝八杯水,同時,我們鮮有人做到每天喝八杯水。為什麼?因為八杯水的分量真的不少,而我們也沒有從心底裏明白喝水的重要。
當然,我們都知道喝水重要,但是有多重要呢?在人類的嬰兒期,人體的水分佔了全身的百分之七十五,這比率跟魚類的水含量相若。長大後,一般人體內的應有含水量是百分之五十五至六十。
為什麼人體需要這麼多水呢?我們都以為人體內的水分就是血液,但事實上,人體器官的構成都需要大量水分,例如成人的腦與心臟,其四分之三都是水;肺部有百分之八十三是水分;就連感覺上是乾燥的骨頭,其實也有百分之三十一是水。
此外,我們需要水分來緩衝及潤滑關節、調節體溫、滋潤大腦及脊髓。因此,當體內水分不足時,我們會在精神上感到心情低落、注意力減退,並在生理上出現皮膚變乾、低血壓,甚至認知障礙等症狀。
脫水的腦袋比正常的腦袋更難完成同等分量的工作,甚至會因為缺水而暫時萎縮。簡言之,缺水不單影響身體的機動力,更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腦力。
每天,藉由流汗、排洩,以至呼吸,我們平均流失二至三公升的水。為免脫水,我們究竟該喝多少水?
研究建議,男性每日水分攝取量在二點五至三點七公升之間,女性則在二至二點七公升之間,而水分也可以從水之外的飲品或食物中攝取。一日喝多少水,主要取決於我們的體重、環境,以及運動量,而另一個重點是,喝太多也是問題。
當一個人(通常是運動時)短期內攝取過多水分,有機會促發低鈉血症,體內水分過多,腎臟無法處理大量尿液,從而造成水中毒。輕度水中毒者會頭痛、嘔吐,嚴重者則痙攣,甚至死亡。
中庸之道,體內水平衡才是關鍵。飲水,不要少,也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