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食 色/奔赴豬鼻筋\判 答

時間:2022-08-03 04:24:30來源:大公报

  吃燒烤有幾個境界,每一層都既是人們認知圈的突破,又能看作鄙視鏈的雛形。第一層由內地普通的食材構成,像牛肉串羊肉串雞翅這類,最多加上板筋油邊,成為生啤旁閃閃發亮的存在。第二層稍有升級,大腰子名滿天下,還有近些年後來居上的毛肚、掌中寶,被小清新們奉為至寶。但要到了第三層,可就成了玄學,日本居酒屋的頂層少不了一串提燈,可在中國仍舊百花爭艷,吃雞胗的被吃牛心管的鄙視,吃牛心管的,比不過上桌就要一盤豬鼻筋的。

  豬鼻筋有多火,有多講究?這事兒得去請教宜賓人。天大地大,山水相擁處處是家,也不知道當初是哪位古人思路如此廣闊,能動到「二師兄」鼻子裏的兩條筋,還放上餐桌。沒吃過豬鼻筋的人,光是腦補這個位置,恐怕就已經五味雜陳。但吃過的人此時會一把拉住你,大手一揮好像能驅散所有「夢魘」,只專注於眼前一盤白淨、火爆的食材,等着被它打動,一擊即中。

  也許前人吃它,是因為不常見。畢竟在任何一個物以稀為貴的年代,噱頭都會大過於內容。可如今須得承認,縱觀廣大燒烤界,確實沒有誰能替代這種口感。向前追溯,口感跟毛肚、板筋相似,但和而不同,相比之下更爽脆,又香又彈。牙齒明明先觸到膠質,讓你以為是膠原蛋白的盛宴,結果即刻就變成了愉悅的咬合聲,脆中帶勁,配上辣椒、花生等複合味覺,快感從嘴直衝進耳朵裏,繞得整個人神魂顛倒。太好吃,能配得上太好吃的,大概也只剩下手舞足蹈了。

  傳說一家店有資格烤豬鼻筋的師傅,就是「扛把子」,沒個四五年練不出來。大火出香,小火加料,多一分則硬,少一分則爛,不多不少,剛剛好的豬鼻筋,立起了真把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