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棠山道轉入生態園的小路旁,紫薇樹密集聳列,枝上群花綻放蔚為壯觀。紫薇有許多花名,華南人常用的是「百日紅」。紫薇最為人稱道的特點是含蓄,不與百花爭春,退而做夏花,他人看也罷不看也罷,不畏酷熱,姿意展示動人風姿。
古代詩人對紫薇的詠頌很多,像唐代杜牧的「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宋代楊萬里的「似痴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明代薛蕙的「紫薇花最久,爛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續放枝。」都在誇紫薇從暮春開到秋盡的艷麗。
說到愛紫薇者,又怎能忘了白居易?白居易年輕時有「紫薇郎」身份,某日在宮廷當值時寫道:「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後來他老了,又寫道:「紫薇花對紫微翁,名目雖同貌不同。獨佔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託春風……」郎變成了翁,人老花未老。白居易在另一首詩中以「淺碧籠裙襯紫巾」描繪紫薇的高格調色彩也很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