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讓中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完成壯舉的國家。筆者忽發奇想,人類是否朝移民火星又邁進一大步呢?
隨着地球暖化以及污染問題,很多高瞻遠矚的人士已提出,人類應該未雨綢繆,提前準備第二個家園。事實上,有一些有識之士及科學家已在認真作準備了。
火星是太陽系內,除地球外,最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人類生存最需要的要素是空氣和水,火星兩極的冰蓋中含有大量的冰和乾冰。問題是火星大氣太過稀薄,由於沒有任何溫室效應,因此導致平均溫度只有攝氏零下六十三度,這樣的環境下人類根本無法生存。
目前,已有很多瘋狂的設想,將火星塑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例如有人提出,可以在環繞火星飛行的軌道上建造大量的反射鏡,讓太陽光匯聚在火星兩極以融化冰蓋。還有人提出,挖火星兩個衛星上的黑色塵土,把它們撒在兩極的冰蓋上,提高兩極的溫度,促成冰蓋自行融化。更匪夷所思的方案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提出的──在兩極扔一大堆氫彈,爆炸釋放的大量熱量能夠讓兩極冰蓋融化。
當然,改造氣候環境只是第一步,還有大量難題要克服,如來往兩地的距離太遠了。火星跟地球的距離有時近、有時遠,最近的時候約為五千五百萬公里,最遠的時候也有約四億公里之遙。即使選最短的路線,一來一回也要五百多天。
連對於移民外星非常熱衷的馬斯克也承認,火星惡劣的條件可讓殖民者意外死亡,首批殖民者很大機會客死異鄉。由於人類並沒有在火星長期居住的經驗,必須擁有足夠的膽量和不怕吃苦的心,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筆者心想,經過幾萬億年,地球才孕育出人類,多位「太空人」都說過,從太空回望,才發現地球的可愛和美麗。如果我們好好保護它,是否沒有必要去移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