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偶有佳作」來形容近年的香港電影水平,應該絕不為過。儘管如此,能夠觀賞到一齣賞心悅目和激動人心的香港製作電影,仍能令觀眾對香港電影業抱有期望。
《一秒拳王》原本在去年底公演,疫情影響而延至三月份戲院重開才與觀眾見面,就如劇中人一樣,雖然經歷波折,但最終仍能排除萬難,達到目標。香港影業很多功夫電影,無論喜鬧劇或英雄式故事,可說數之不盡。有關擂台上的拳擊比賽故事卻不多,一九八三年黃志強導演的《打擂台》影像凌厲,但故事本質與黑幫恩怨較為密切;一九九一年劉國昌導演的《拳王》,以西洋拳和泰拳作為橋段,講述追求武術者的奮鬥心態,故事較能展現體育精神;再至二○一三年林超賢導演的《激戰》,有關一位潦倒拳手重新振作的故事,劇中對白「怯,就會輸足一世!」對觀眾甚有激勵作用。
《一》的主人翁周天仁出世時曾有一秒鐘「死過翻生」的經歷,自此他擁有比人快一秒的預知能力。可是天仁自小並沒有善用這種天賦才能,致令他成年後妻子離家,要獨力照顧失聰的兒子。天仁渾渾噩噩,生活艱難,偶然認識了拳館的年輕館長,因而踏上拳擊擂台……
《一》具有典型的父子情元素。天仁為了向兒子證明自己的生存能力,故此苦練拳擊技藝。劇本亦有關人們如何善用自己的能力,正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天仁的兒子是弱能兒童,但有其樂觀開朗一面。年輕館長染有哮喘病,未能將拳館發揚光大,但卻以慧眼發掘天仁代表拳館出賽,證明不同方法皆可出頭。這類奮鬥式故事,能夠展現主人翁如何自我鍛煉,攀上頂峰。《一》的主旨更有明確寓意:「一秒鐘可作不同選擇,改變命運,創造另一個平行時空。」任何人都不要輕視自己,不要輕視短短一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