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負暄集\小島之夜\趙 陽

時間:2020-03-04 04:24:14來源:大公報

  馬灣小島,暮色起,月如鈎,皎潔明亮。足球場上,兩軍對壘,一邊是金髮碧眼的老外,一邊是用粵語給自己打氣的港人。十幾個人沖沖搶搶、動若脫兔。裏面有一個中年人是我的鄰居,平日裏看起來肥墩墩的,沒想到上了場那麼矯健。這大概是非常時期,整個島上聚集度最高的活動了。蓋因這球場既不屬於康文署設施,也不是小區物業,本是一塊空地,恰在青馬大橋正下方,遮風避雨,有慈善家捐錢修建,村民自發維護,所以,僥幸地躲過了封鎖。我戴着口罩,透過隔離網在外面看了一陣,心裏雖癢癢的,但到底還是擔心他們的安全。

  球場旁邊就是諾亞方舟公園和馬灣警署。我沿着警署後面的小道穿過舊村屋。雖已廢棄多年,但仍可以從那尚未拆除的舊房子看出當年的盛況:天后廟,士多店,連片的魚塘以及果園,各式各樣的小漁船橫在岸邊。不少老屋的門楣上,春聯還在,「鴻禧」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在白月光下尤透出它本來的意境。

  連接舊村和新村的,是幾戶漁人的岸邊舊宅。他們用來晾曬海貨的場地,大概百米見方,似一條忽明忽暗的河,隔開了過去和現在。二十多年前,開發商要在島上建住宅小區,便建了很多新式的村屋補償村民。而那以漁為生的住戶,依舊面朝大海,時至今日,「馬灣漁民村」仍完好地保存着。

  新村裏相對現代,但日子祥和寧靜:底樓的人家,門外幾乎都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盆景,珊珊可愛;一樓的陽台上,時不時會有一兩隻金毛或鬆獅,站起來,笑意盈盈;透過窗子,或看到一大家子用晚餐,他們背後供奉的各路神仙,讓我對村屋文化,平添了絲絲好奇。

  生活的美好,就在這街頭巷陌。夜闌靜,已是月至中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