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以夢為馬/再品豐子愷繪畫/管樂

時間:2019-09-20 04:24:29來源:大公報

  上周中秋,在家整理舊籍,一套由海天出版社於一九九三年出版的《護生畫集》赫然在目,其中一幅由豐子愷繪畫、弘一法師題詞的《中秋同樂會》可謂「應景之作」。

  畫中,兩個孩童安靜地坐在樹下欣賞天空高懸的一輪明月;遠山、河流、兔子、大雁,畫家用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幕和諧愉悅的情景。旁附的題詞亦是意味深長:「朗月光華,照臨萬物,山川草木,清涼純潔,蠕動飛沉,團圝和悅,共浴靈輝,如登樂國。」詩畫搭配,相映成趣,詩人和畫家澄澈的內心世界更是呼之欲出。要知道,這靜謐平和的畫面可是創作於上世紀變幻無常的三十年代。

  中秋與圓月,自古以來都是文學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主題。中秋之夜,仰望天空一輪圓月,心中頓生感慨。時空交錯、今夕何夕,皆化成了文人墨客筆下一首首婉約詞、一幅幅唯美畫。

  除了《中秋同樂會》,豐子愷有關中秋的創作其實還有不少。去年是畫家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的「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展覽上,我就見到了好幾幅以中秋為主題的作品真跡。樸實的文字,純真的畫風,在這些「花好月圓」的主題背後,折射出的是畫家對世間百態的溫柔與豁達。比如,一幅「欲上青天攬明月」的畫作,借用李白的豪邁詩句,畫的則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孩童在母親懷裏伸出胖乎乎的小手,似乎想要摸一下窗外天空中的月亮。畫面溫馨,令人內心為之一暖。又如,作品「中秋之夜」描繪的是三代同堂、一家四口在月下漫步的其樂融融之景,然而其時卻正值戰火紛飛的抗戰年代。

  有人說,每回看豐子愷的作品,原本的焦慮都會煙消雲散。的確,論畫,雖寥寥數筆,卻透出無限的意境和生趣;論文,即便是瑣碎的日常也散發出淡淡的美。在當前紛紛擾擾的世局中,何不妨再來品讀豐子愷的畫,或不失為一劑可以解憂的良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