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夜語心燈/除了智慧 他還有一顆仁厚的心/南 山

時間:2019-08-16 04:26:40來源:大公報

  他是一個被神化了的人物,神機妙算,儼然智慧的化身,連魯迅也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形象「多智而近妖」。在一個渴盼忠義智勇精神的社會,人們怎樣美化他,我都能理解,不過對於「妖」這個說法,我倒是不太認同,相反認為他多智又近情。

  如果我們認真讀讀他的文字,就不難發現,這個有遠見卓識的一代名臣,其實有一顆仁厚謙恭的心。

  他生逢亂世,一個群雄割據的時代。年輕時由山東琅琊老家移居南陽,但求苟全性命於亂世,根本不敢做聞達於諸侯的美夢。然而是卧龍就有掩藏不住鱗光。一代梟雄找上門來,三顧茅廬,從此,他成為劉備的軍師,也成了蜀漢政權的「當家人」。劉備白帝城託孤,直言嗣子阿斗可輔則輔,如其不才,可徑直取代;轉而又叮囑兒子,對丞相要「事之如父」。劉玄德沒有看錯人,諸葛先生肩負起輔佐劉禪的重任。四十六歲那年,他率兵北伐。臨行前向劉禪進了一紙表文,勸告後主要「親賢臣,遠小人」,同時又表白自己的忠貞之心。其中言語真是語重心長,盡顯一顆赤誠老臣心。

  言為心聲。透過流露肺腑之言的文字,最能了解一個人,看清他的心地與性情。晚年,也就是病逝於五丈原的那一年,他給年僅八歲的兒子諸葛瞻寫了一封短短的信,告訴他做人的操守,「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就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誡子書》。在這篇短文中,他諄諄而語:人的才幹來自於學習,而學習則需要靜心專一;人不學習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則學無所成。慵懶無以振奮精神,躁動則無從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飛快地流逝,意志也會隨歲月的增長而磨損,以至枝敗零落。世間失敗的人,大多因為不接觸社會,最終宅守蝸居,悔恨莫及。

  可憐天下父母心,讀着這樣的文字,我總是會想,一個慈父對孩輩的寄望與告誡,大概也莫過於此了。他將一生的感悟與體會,都傾於一封百字短簡中,言淺意深,遠勝別人的千言萬語。這就是文學。也正是有了這樣一種感受,令我相信,他不是一個神,而是一個有仁厚襟懷的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