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與歲月/食之無肉/凡 心

時間:2019-05-24 03:22:42來源:大公報

  旅遊回港,倒時差睡醒,惦記的第一件事便是去買豬肉。

  在歐洲逛盪多日,中國胃特別想念家裏平日的湯水。

  自己並非下廚高手,常做的湯和菜來回就那麼幾樣。但身在異國,天天吃的西餐,還真覺得自己做菜有兩下子。女兒甚至獻計:媽媽到此地開個老媽飯堂吧。店裏只賣幾樣:涼拌青瓜雞絲、芝麻醬涼麵、清蒸海曹魚、番茄醬紅燒鯖魚,再加一個清炒菜心。湯嘛,獨沽一味,淮山紅蘿蔔豬踺湯。做菜得到女兒褒獎,是開心的事,也有點饞自己做的湯和菜了。

  在回程機上就盤算好,要做一大鍋淮山紅蘿蔔豬踺湯。

  下午六點過一點,菜市場卻比往日安靜。常去幫襯的肉檔不見了那兩個忙碌的後生,枱案也收拾得乾乾淨淨。當時沒多想,以為兩個哥哥有事放假。第二天早上再去,才發現其他肉檔也沒有開。

  菜市場也彷彿發生了變化。幾個肉檔靠得很近,平日見賣肉的一邊手起刀落,一邊招呼客人:炆還是蒸?煲湯肉吃不吃?排骨要肥點還是瘦點?肉刀一邊敲着枱面發出「咣咣」聲,一邊伴隨着細屑人語。肉檔的聲浪竟是菜市場的主旋律。這聲響一停,菜市場便顯出陌生的安靜,叫人覺得有點不習慣了。

  連着三天到菜市場,只能空手而歸,失望而回。其實做常喝的魚尾蘿蔔湯,也未嘗不可。但此刻做一鍋淮山紅蘿蔔豬踺湯的想法加倍強烈,彷彿不喝那一口就生無可戀。

  終於在凍肉舖找到了巴西來的凍豬柳(裏脊)做了湯,但覺得不如平日買的肉做的好喝。

  人的心理有巨大的慣性。常去的肉、魚、菜檔,每次買菜都習慣性地奔着那幾家去,一旦要改到別家買,就有些忐忑,總覺得不如原來的好。

  無肉可買,看新聞才知道是屠場要停頓清潔消毒,以防非洲豬瘟。兩個屠場分別於周日、一重開。即使平日不怎麼吃肉的人那幾天一定特別饞肉。人的心理就是這樣: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

  fanxinw@hotmail.com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