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Facebook,很多藝人都在為梁靜茹的新專輯造勢。其中一個話題,是「我生命中的梁靜茹」,藝人們一人推薦一首梁靜茹的歌,不少人都提到了《會呼吸的痛》。很多人都以為《會呼吸的痛》這首歌是純粹的情歌,實際上,這是一首根據日本暢銷小說《東京鐵塔》創作的歌曲,而這本小說,講述了一個關於親情、關於母子的故事。
在原著小說中,主人公跟着母親相依為命。雖然生長在單親家庭,主人公卻從不缺乏母親的關愛。長大後的主人公離開母親在東京謀生,雖然答應要帶母親去她嚮往已久的東京鐵塔,卻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未能兌現諾言。終於,母親因病去世。主人公只能懷抱母親的骨灰,登上東京鐵塔,意識到自己陪伴母親的時間實在太少。
在改編自小說《東京鐵塔》的電影在台灣做宣傳時,找到了作詞人姚若龍來創作宣傳曲。在創作之初,公司提出希望歌曲中不要明顯出現「親情」或「母親」的字眼,從而令這首歌即使在脫離電影之後,仍然能被傳唱,能獨立存在。因此姚若龍採用了隱喻的手法,將這種對至親、至愛的感情,埋在了歌詞裏,字字句句,能引起更廣泛的情感共鳴。
「以前我不懂得,未必明天,就有以後。」「後悔不貼心會痛,恨不懂你會痛,想見不能見最痛。」「我發誓不讓你等候,陪你做想做的無論什麼。」「你回來就好了,能重來就好了。」這些歌詞,深刻描繪了失去所愛的遺憾與悵然若失。因為遺憾,所以悔恨,以至於「想念是會呼吸的痛」。親情對於很多人而言,總是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等到快要失去,甚至已經失去,才後悔莫及。
小說《東京鐵塔》雖然被稱為「哭泣小說」,悲苦,但能帶給讀者正面的力量。歌曲《會呼吸的痛》也一樣,感傷,卻在提醒着每一個聽眾,在想念和遺憾到來之前,對至親至愛多點陪伴,多點關心,讓「會呼吸的痛」少一點,再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