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全民造星/侘 寂

時間:2018-10-16 03:17:17來源:大公報

  在以前,培養一個明星需要星探挖掘,經紀公司的培養。即便是通過選秀出道,也需要定製化的培訓和包裝,唯有經過一系列的打磨,才能經受市場考驗,成為樂壇長青。而今玩法規則變了,不再是市場有什麼,歌迷聽什麼,而是歌迷可以介入甚至主導市場。全民造星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從韓國的《PRODUCE 101》,到內地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玩法一脈相承,台上男女小偶像拚盡全力展現自我,台下各自的粉絲群發動親朋好友為他們投票點讚。或許只有符合多數人審美標準,才有可能在全民參與的造星活動中獲得普羅大眾的喜愛,於是層出不窮的「星星們」越發趨同。外貌長相、才華特長,在選秀中得票高的總能在已出道的人中找到模板,更別提一些剛出道的人總喜歡模仿已出名的明星,撞款頗為常見。

  這股「一齊造星」的風潮吹到香港,港版《全民造星》應運而生,在剛過去的周末,冠亞季軍剛出爐,新鮮熱辣。

  不過,港人對《全民造星》的關注度並不高。或許因為參賽者中未有能真正引起全民關注的黑馬。節目持續進行了快半年,參與比賽的九十九位參賽者,甚至最後十強,都未能同其他節目那樣,獲得足夠多的關注。即便是在決賽,公布比賽結果時採用的也是得票率,而非公布票數。可見全民造星在香港,多多少少還是受限於市場,未能掀起全民參與。

  但這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全民造星在香港「遇冷」反而起到了「固粉」的作用、真正追看了節目的觀眾,都成為了「死忠」,決賽門票也一度在粉絲群掀起爭搶。最終選出來的前幾名,也各有特點。比起其他選秀之星的千篇一律,多數網民追看都經歷了從吐槽到投入真情實感,最後紛紛評價「不修音、不做作的《全民造星》更加真實」。

  從這個角度看,全民造星能收穫的,除了逐漸成長的偶像,還有死心塌地的粉絲。也難怪,為何此類型節目頗受投資者青睞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