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靈鳳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陳子善教授選編出版了葉靈鳳的小說集《紫丁香》。他說:這部「葉靈鳳生前自己編定,卻不幸在戰火中失去書稿的最後一部小說集,終於以本來面目完整地呈現在世人眼前,不僅完成了葉靈鳳未了的一個遺願,不僅大有助於葉靈鳳研究和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的深入,也是對這位多才多藝、卓有成就的現代作家的一個獨特的紀念。」(陳子善:《〈紫丁香〉的前世今生》,《紫丁香》編者序)
對於這部《紫丁香》,葉靈鳳的確是非常看重的,因為這是他小說家生涯最後四年的絕響。在發表於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上海《時事新報.青光.星期文藝》的《〈紫丁香〉題記》中,葉靈鳳說:「四年以來,我始終在作一種新形式的嘗試,想採取電影的爽快明朗的手法,平淡新鮮的修辭,描寫生活在都市脈搏裏的感情的變幻。」這一「嘗試」也的確是成功的,因為恰是這四年的作品,構成了葉靈鳳海派小說或者說「小說家的小說」的代表性基調。他擅長寫大都市的光怪陸離,都市男女的情感變幻,而他又始終刻意進行小說做法的實驗。他對莫泊桑、契訶夫、紀德、莫朗、海明威等人的偏愛,莫不基於小說的風格結構。他理想中的短篇小說是:「用着最敏銳的觀察力,從整個的人生中爽快的切下了一段片,藉着這一個斷片暗示出整個的人生……」(《關於短篇小說》)
《紫丁香》曾經列入施蟄存主持的「現代創作叢刊」,並一再出現於《現代》雜誌的出版預告,但最終,其他的書目大都出版了,而《紫丁香》「不僅未能按最初的設想推出,連書名也在廣告中消失了」。到後來,葉靈鳳南下廣州、香港,編好了的書稿也毀於無情的戰火了。所以,陳子善認為,《紫丁香》在葉靈鳳生前並未出版,方寬烈編《葉靈鳳年譜簡編》一九三四年條下「小說集《紫丁香》,現代書局出版」的說法是子虛烏有的。(陳子善:《〈紫丁香〉的前世今生》,《紫丁香》編者序)
我這裏要補充的一個逸話是:《紫丁香》雖然在葉靈鳳生前未能出版,但另一部與其篇目雷同的小說集卻出版了,這就是益智書店印行的《愛力圈外》。益智書店是偽「滿洲國」時期位於「新京」(長春)的一家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民營書店。據《吉林省志.文化藝術志.出版》稱,益智書店成立於一九三四年,「開始時,只經銷上海等地的經典、古文、醫學、小說及偽滿的出版物。一九三七年之後,書店經理姜殿昌辭職,股東宋毅擔任經理,成為編、印、發合一的出版機構。」宋毅對新文學有一定的鑒賞水準,又有意擴大新文學在東北的影響力,於是大量翻印一九三○年代上海、北京出版的新文學書籍,並聘請編輯人員,自主選編新文學名家作品。包括茅盾、巴金、田漢等人的著作,以及《春風——現代小品》、《現代戲劇精選》、《爐邊夜話──名人散文選》、《薔薇之路——現代作家日記文藝》等合集。
我收藏的這冊《愛力圈外》,缺封面和版權頁,但從原書主寫於環襯的「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四日九九重陽日」的購書日期看,出版時間應該在此之前,又在宋毅擔任經理的一九三七年之後。考慮到葉靈鳳並不知此書存在,應該是益智書店自主編選的「盜版」。但雖屬「盜版」,編目卻是比較專業的,全部十一篇小說,與葉靈鳳自編的《紫丁香》篇數恰好脗合,甚至就連葉靈鳳一時「無從尋覓」而沒有編入的兩篇也給補齊了,這就是發表在《申報.自由談》上的《燕子姑娘》和發表在《金城月刊》上的《莫娜麗莎》。葉靈鳳自己都沒找到,「只好任他們流浪在外」,而益智書店編者卻能找來,確是功力了得。
對比益智書店《愛力圈外》的目錄與葉靈鳳自編《紫丁香》的目錄,前者少了《紫丁香》、《七顆心的人》和《收藏眼睛的人》,多出的三篇,除了《燕子姑娘》和《莫娜麗莎》之外,還有一篇《愛力圈外》,並且拿它作了書名。這一篇,不僅葉靈鳳自編本沒有收入,陳子善的「完璧本」也沒有收入,甚至從不曾作為葉靈鳳的小說被本人和研究者提及。大家知道,與葉靈鳳頗有交集且某些方面相類的一位創造社前輩,也是著有一部《愛力圈外》的,但那是一部長篇小說,而這一篇,卻是四千三百餘字的短篇,是不折不扣的一個「斷片」,寫的是一對都市男女青年的一次散步。男女青年相戀六年,四年前男青年結婚,新娘卻是別人。四年後,已經離婚的男青年來找舊日戀人,得知她一直孤身未嫁,欲續前緣,女青年卻婉言拒絕。她說:「只要大家不忘記好了,十年不見,二十年不見,不仍是一樣的嗎?」選材、行文,都非常的葉靈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中這樣一段話:
在這家寂靜的餐館裏,一個溫靜的,樸素的,百合花那麼一樣婉弱的她,和一個都市的,奢侈的,但是在靈魂的深處,卻藏着中世紀那麼無底的深情的他,在被命運注定的無可奈何的安排之中,默默地享受了瞬息的絕望的幸福。
不禁令人聯想起葉靈鳳在《〈紫丁香〉題記》中的一句話:「我所採取的人物,大都是在現代都市氣息中,同時卻具有一顆古典的心,一種中世紀的感情。」如此而言,《愛力圈外》確是葉靈鳳的一篇軼文無疑,只是最初發表在何處,葉靈鳳又為什麼未將其編入《紫丁香》集內,尚待進一步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