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繁花星移,生生不息\李 夢

時間:2023-10-05 04:02:59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舞蹈團新創大型舞蹈詩《廿四節氣》。

  中秋國慶假期,去沙田大會堂欣賞香港舞蹈團新創大型舞蹈詩《廿四節氣》。八十分鐘的作品,依時序吟詠春夏秋冬四季物候風景,舞動、樂音與布景互為呼應,綿延流暢,一氣呵成。

  早前與《廿四節氣》編舞、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交流,聽他分享編創此作的初衷。三年疫情,蔓延全球且破壞力十足,提醒我們尊重並善待自然,而「廿四節氣」作為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重要構成,不單指導春耕秋收,更承載古時人們與自然相伴共生的奧義。香港舞蹈團排演此劇,並非意在重現古代農耕生活方式與節奏,而是以舊時智慧思考當下日常,喚醒久居城市的你我,對於自然萬物的注目與思考。

  如同楊雲濤所言,《廿四節氣》是一齣在觀感上相當愉悅的作品。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創作團隊,將其各自對於「節氣」與東方文化的思考加添其中,並未令到整部作品深奧難解,反而予觀者輕盈自在之感。韓國作曲家金哲煥筆下旋律豐盈流暢,以電子配器詮釋傳統韻律;同樣來自韓國的服裝設計師閔天泓與本地布景設計師LCM配合無間,因應季節流轉為不同舞段設計服裝及布景:清明以綠色;芒種以黃色;寒露、大雪和大寒,則用鮮明對照的黑白雙色應景;而來自台灣地區的數碼影像設計師林經堯,同樣以簡約手法配合舞台和服裝色彩與舞者律動,再輔以香氛充盈其間,台上台下渾然如一,共同模塑穿行古今、既有東方哲思又不乏抽象與現代意味的唯美空間。

  一眾舞者的表現同樣亮眼。編舞並未為二十四節氣編排二十四段舞,而是揀選驚蟄、秋分等九個節氣編創九個舞段,餘下段落則以音樂牽引,避免「填」得太滿,更顯留白之趣。舞段或以獨舞,或以群舞及雙人舞,時而澎湃昂揚如大風起,時而婉約浪漫似春萌動。舞者以肢體語言模擬自然風物、模擬農耕場景,更重要的是,藉由舞與樂的互動牽引觀者情緒,突破寫實語境,直抵寫意與抽象的詩意氛圍之中。

  如今都在談論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在我看來,香港舞蹈團此番新作,便是一次上佳嘗試。善用國際編創團隊,以當代筆法講述中國傳統,在香港東西文化匯融的城市首演,且親切易懂、流暢生動,尤是難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