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勵志教育青年基金與Metapool元池科技公司合作,把中國航天科技與STEM教育相結合,推出以「天宮空間站元宇宙」為主題的互動教學工具,引起各方的興趣。
近五十間中小學校長和教師代表參加了那天的發布會,教育界等各方人士紛紛發言。主講嘉賓李子楓、趙汝恒、吳巍蓀圍繞共同的話題:推動香港中小學的STEM教育、航天科普、航天精神,激發學生對航天科學的興趣和專研精神。
沉浸式虛擬漫遊太空活動,成為這一天航天科學愛好者們的VR大餐。浸會大學附屬王錦輝中小學的葉志誠同學,摘下VR眼鏡後我問他:「你看到了什麼?」
「當我帶上VR眼鏡那一刻,彷彿一下子置身於茫茫宇宙,一切都顯得真實而鮮活。站在『空間站』向四周望去,我看見了地球、月亮、太陽……感覺一切都是真的。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但是又不得不承認,那些景象是浩瀚宇宙的一部分。」他難掩興奮地說。
葉同學覺得「太空中的一切事物都與地面不一樣,模擬造訪一次宇宙,彷彿自己當了一回宇航員」。他對STEM小組感興趣,並說學校有樂高機器人和微軟編程,他們還編程建造模擬火星基地。據悉,葉同學出生在一個愛科學的家庭,爸爸從事科學事業,姐姐在世界名牌大學讀理科。對科學如痴如醉,我祝他享受科學,學業有成,為人類作出貢獻。
香港中小學的STEM教育,即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四個範疇的縮寫,旨在培育科技人才,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建立邏輯思維、解難能力、創新能力。而今萬物與元宇宙相結合,事無巨細,一旦與元宇宙扯上關係,視野就變得開闊。對AI、電路、編程、機械人設計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們,他們對宇宙具有無限的想像力。
要承認,香港過去在航天科學教育方面確實沒跟上。除了硬件,還需要老師具有跨學科知識,學生不易學,老師不易教,教學中面對挑戰和壓力。但是香港的科技諮詢從來就有優勢,香港孩子的靈活性好,創新性好,有很多設想,如果引導得當,可以成為對航天科學有影響的人。
二○一六年開始,教育局向小學發放津貼提升STEM教學資源。如今,各種興趣班、科技場館、聯校比賽、訓練營已經大量湧現。有的學校以水壓推動模型製作水火箭,有的以綠色環保材料製作橡皮筋動力車。最常見的是機械人編程,學生們寫編碼,製作機械人,讓機械人按照指令完成任務。
「天宮空間站元宇宙」,將有助香港的STEM教育上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