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HK人與事/久違的煙花\東 瑞

時間:2023-01-05 04:24:48來源:大公报

  圖:一月一日零時,維港舉辦跨年煙花匯演。\香港中通社

  一月一日午夜零時,終於在家中臨海的窗口,看到送別二○二二年、迎接二○二三年的煙花了。在這特殊的時分,平靜的維多利亞海面上,煙花在二○二三年元旦的夜幕上升空噴發,帶來一種新的氣象。

  這晚,我們從窗口看到一波又一波的市民偕老攜幼,往紅磡海濱花園湧去,海濱擠滿了欣賞午夜煙花的人群。已經三年沒見過這樣的情景,時光不禁迅速倒流,回憶起三年艱難走過來的日日夜夜。

  三年,新冠疫情給人們和各種行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也帶來許多教訓。特別是對病毒的認識,從恐懼、無知到防疫、了解和共存,到各種策略的調整。人類對每一場大型的全球性的瘟疫認識和對付策略,有無法控制的階段,也有取得勝利的喜悅。由於歷史的教訓,各國科學家、政府漸漸也明白了,人類無法活在真空裏,永遠百毒不侵;只能因勢利導,學習與病毒共存的本領。這三年的疫情,識見和收穫之一恐怕是這一點吧。

  最近防疫措施的極大調整,人們議論紛紛,但總的態度是歡迎的。三年的防疫各種限制,從國家層面來說,經濟頗受限制;從個人來說,失去不少出行自由:少行走,少見面,少購物,少應酬,少旅行等等,與過去的生活常態相比,也就少了許多樂趣,因此,防疫措施大鬆綁,旅行社雷厲風行,馬上恢復和組織起多線境外的旅遊團。當然,較遠的不說,最近、最現實的是全家節假日的歡聚,防疫最嚴格時期,從限聚兩人、四人、六人到八人到不限聚人數,就是一個重大的改變。這其中,最大的受惠者之一是三年來飽受疫情蹂躪的酒樓。   可惜,有很多酒樓等不及春天來臨,已經關門大吉,在行業的隊列裏倒下去了;有不少親友,因為抗體差,被病毒一口吞噬,無法見到疫情撥開陰霾見晴天的一日。由此我也聯想到,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無法離開群體性的社會生活,人與人的交流始終也無法消除。人到頭來,雖然都是孤獨的,但走向最後的孤獨之前,都需要互相關懷和交流,而這些都因為疫情而被切斷了,一旦恢復,怎不喜極而泣?

  當然,防疫放寬,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確診的數字仍高;一些人不慎的話,會出現「二次感染」等等。據官方的數據,香港染疫者已超過二百五十萬人,社會已建立較廣泛的防疫屏障。凡事有得有失,如今規定學生若返學還需要天天快測,口罩令和確診隔離令還得維持,都是有必要的……

  遐想中,看到窗外維港上煙花漸漸消歇冷落,夜晚的海面恢復了原先的安靜,對岸港島高低不一的大廈窗口卻依然燈火燦爛;冬夜的寒意似乎趕着另一場約會去了,此刻,倒是有一種溫暖如春的感覺湧上心頭。寂靜的元旦一時許了,忽然從樓下海濱大道爆出幾聲又像爆竹,又如發射煙花的聲音,不知是誰在這夜深人靜的新年首日,喜上心頭,忍不住地自由發揮呢?不禁想到田中裕子主演的電影《火火》,煙花都具有象徵意味──「火焰一般的生命姿態為更多陷入絕望中的人們提供了生活的勇氣和希望。」但願如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