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閒話煙雨/淨\白頭翁

時間:2021-12-22 04:29:26來源:大公报

  圖:淨角俗稱花臉。/資料圖片

  除四大名旦外,還有四小名旦。同四大名旦一樣,四小名旦亦皆男旦演員: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他們曾在《白蛇傳》中各自演一折自己最拿手的戲,一個戲台,四套鑼鼓班子,打板就唱,讓戲迷、票友直呼過癮。宋演《金山寺》,毛演《斷橋》,李演《產子.合鉢》,張演《祭塔》。京戲裏有戲。之後,也選出四大坤旦,也曾唱得紅花翠葉,感動得戲迷淚灑梨園。

  京劇講究「一哭二笑三白四唱」,「唱念做打」,念的分量不輕。京劇念白,念在白上,提在神上,一語點白千斤。有了念白,戲裏才能添彩,其難也在於「白說」,無遮無攔;和唱不同,唱有伴奏,高一聲、低半度,樂器一響就遮過去了,但「京白」不同,鴉雀無聲,專聽京韻的京白,莫說一個字,字字都是墨落白紙上。如《鐵弓緣》戲中女兒同小生比武,挨了小生一記耳光,母親問女兒:「臉怎麼紅啦?」女兒回答:「我喝了點早酒。」母親又問:「怎麼半個臉兒紅啦?」女兒回答:「我喝了半杯。」京白京韻,念起來實在精彩提神。

  生、旦、淨、丑,淨排行三。淨角俗稱花臉,一登場,一亮相,甚是威風,甚是陽剛,讓人擊節叫好。

  大花臉,離不開大鬍子「髯口」,花臉登台,亮相,擺「髯口」,那齊胸的大鬍子,個個美髯公。紅、白、黑、黃、花七色大鬍子,角兒未開口,身份已表明,透得那麼英武、豪邁、大丈夫之氣直貫天棚。像包公戲中的包相爺,一身黑蟒袍、一頂黑官冠、一副黑臉膛,一口過胸的黑色「大髯口」,一身正氣,自然而出,何人不叫好?

  《文昭關》伍子胥三次換「髯口」,伍員那時那刻的心情、處境,不用一唱一腔,一詞一語,皆在「髯口」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髯口」出戲,「髯口」出彩,「髯口」出神。在仇敵追殺之中,一通鼓敲過,伍子胥出場掛的是黑色「髯口」;再敲更鼓,伍子胥再出場,其鬚已然愁成灰色「髯口」;三通鼓敲過,五更時分,伍子胥再從帳中出台,這次他已經換了一副雪白雪白的「髯口」,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頭,天下何人不知?

  臉譜是京劇的看家特色,生、旦、淨、末、丑,行行離不開臉譜,一張臉能勾畫出人物的靈魂、性格、身份、命運。舞台燈光之下,七彩放光的一張張「大花臉」,不由人不覺得他可敬、可愛、可親、可畏、可憎、可惱、可憤、可唾、可罵、可揍。臉譜難勾,臉譜有講究、有學問、有文章、有戲。臉譜是中國文化的經典。去後台,掀簾一瞧,滿後台的人都在勾臉,戲就要上演了,「場面」都已出場,司琴試弦,司鼓試錘,司笛試音。   (「打板就唱說京劇」之六,標題為編者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