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咫尺之間兼二美/李 夢

時間:2020-01-30 04:24:03來源:大公報

  圖:趙孟頫畫作《秀石疏林圖》(局部)現藏於故宮博物院/作者供圖

  最近在看一部紀錄片《中國的寶藏》(China's Greatest Treasures),第一集《漢字》講到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秀石疏林圖》,由此,談及「書畫同源」一說。

  《秀石疏林圖》的作者是趙孟頫。在中國古代的書畫家中,他是極知名的一位,也是頗富爭議的一位。他以南宋遺臣身份降元,不單被宋人非議,又因元帝過於器重其才華,引來新王朝大臣的敵意。自從三十三歲那年入仕元朝,趙孟頫的後半生一直活在糾葛與自詰之中。當年一同赴京為官的吳澄罷官歸鄉時,他去送行,自白「吳君之心,余之心也」,卻並未與老友一同返鄉,個中緣由,後世諸多揣測,我更願意相信的,是他的自辯。

  「吾出處之計,了然定於胸中矣,非苟為是棲棲也。」離宋入元,由偏安南方小城到埗入繁華京城,與其說趙孟頫為名為利,不如說他為了藝術求變求新,期冀追隨古意,並在不同文化往來頻密的元代帝都,找尋因互動與交流而生的新意。而《秀石疏林圖》,正是趙孟頫藝術創作成熟期的代表作,是他藝術風格與理念的絕佳承載。

  因趙孟頫書畫皆精,他一直在探索如何融合中國書法與繪畫的筆法,以達至「以書法入畫」的文人畫理想。明代史學家王世貞說過:「文人畫起自東坡,至雪松(趙孟頫號)敞開大門」,由此可見趙孟頫對於文人畫發展不乏影響。所謂文人畫,有別於民俗繪畫與宮廷繪畫,是古代文人為抒寫心意的創作。因文人通常未曾接受專業繪畫訓練,故其創作不求形似,更重情趣與神韻,寥寥數筆,意境盡顯。

  《秀石疏林圖》中,有畫,亦有詩,詩即是作畫後的直抒胸臆,也解釋了作者糅合書畫筆法的緣由。在趙孟頫看來,不論畫竹抑或畫石,均可以書法中的「飛白」和「籀筆」寫成,同時以墨色濃淡與深淺等,突出畫中層次。誠如南宋畫家方回見過趙孟頫作品後,說:「先畫後書此一紙,咫尺之間兼二美。」書與畫,已然互為應和,難分彼此。

  書畫同法同源解釋文人畫的筆墨意趣,而文人畫「追隨古意」的特質,在《秀石疏林圖》中亦有體現。所謂「文人畫」,單單由文人創作及糅合筆墨意趣仍不夠,更注重回溯古意,摒棄浮華筆法與濃艷用色,主張從唐代以及唐以前的畫作中重尋靈感,力求率直、素樸。這讓我想到五百年前意大利文藝復興,亦是因為彼時藝術家厭倦了僵直重複的宗教作品,希望再找回希臘藝術的蓬勃活力。說來也巧,文藝復興初期,與趙孟頫等元明畫家活躍年代相近,又是一重奇妙的交疊。

  不論趙孟頫提倡的「古意」,抑或文藝復興時代畫家試圖覓得的希臘藝術真粹,均反對陳陳相因,反對過分強調形式而忽視靈氣與真實。儘管後世有評論者認為文人畫創作者繪畫功力不足,對繪畫造型與技法的發展較少助益,但我們不該忽視的是,由蘇東坡和趙孟頫推動的文人畫,表面上看是「摹古」與「崇古」,實則一改南宋院畫刻板程式,為畫壇帶來「簡率」之風,亦影響倪瓚和董其昌等眾多後世名家。可見,借古實為創新,為畫者主體性的建構。

  趙孟頫六十三歲那年,仕途順暢,卻作詩《自警》,稱「一生事事總堪慚」,唯有「筆硯情猶在」。他作畫寫字,不為附和上意,不為求財求名,唯為一己心意的暢快抒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