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HK人與事\「輝筆而就」\月 松

時間:2019-05-17 03:18:22來源:大公報

  圖:《我對你說》集結了梁家輝在《文匯報》寫的百多篇專欄文章\資料圖片

  說起梁家輝,可能多數人只知道他是演員,不知道他還是資深的專欄作者,曾勤耕筆綴,為《文匯報》寫了二十多年的專欄文章。而專欄的名字就叫「輝筆而就」。

  我是偶然才發現這一「新聞」,之前在住處附近的二手書店閒逛,無意中看到一本封面印着梁家輝的照片、名叫《我對你說》的舊書。若不是最近在看《國家寶藏》,我估計會錯過。這書二○○五年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集結了他的百多篇專欄文章。對於梁家輝,說不上視之為偶像,喜歡的程度大概是他一有新戲,我定會去看。

  梁家輝寫專欄的緣由跟他曾在銅鑼灣擺地攤的故事差不多,為了餬口。一九八三年,他一口氣在內地拍了兩部戲:《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初出茅廬的梁家輝憑藉後者一舉摘得翌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也成為該獎項歷來最年輕的得主。不過之後幾年,因為在內地拍戲,他被台灣當局封殺:凡是他參演的電影不准進入台灣市場。當時,台灣是香港電影的最大市場之一,失去了台灣這塊市場,梁家輝基本就沒有戲可拍。生活還要繼續。他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與幾個失業的大學同學一起設計各種流行的手鐲、項鏈等首飾,做起了地攤生意,靠手藝謀生計。

  幾乎在同一時間,《文匯報》的一個編輯得知這事,便邀梁家輝開設專欄──「輝筆而就」,一天一篇,每篇五百至八百字左右,他一寫就是二十一年,直至二○○八年才停止。據說當時稿費千字兩百港元,不算很多,但減輕梁家輝不少生活負擔,起碼夠支付水電費。至於專欄內容,他不寫娛樂圈八卦,只寫瑣事:讀了什麼書,看啥漫畫,去哪裏旅行,如何生火煮菜……天天寫耳聞目睹,都是世俗,都需要火候。

  《我對你說》收錄的文章涵蓋人文歷史,電影音樂,書籍網絡,飲食風俗,無所不談。先不說深度,其廣度真讓我有些吃驚。但轉念一想,他的多變演技不正來源於此?他的文風樸實,不乏知識與趣味。讀來令人彷彿與朋友相坐,對面而談。他看書不太挑,常看流行書。他打破次元壁談了好多次漫畫,大愛的漫畫家是古谷實,喜歡《去吧!稻中乒團》。他形容古谷實的作品題材很「核突」,初識《稻中》的緣分是來自朋友的垃圾桶,作為一個愛書人,好奇翻翻看到底朋友丟棄的是什麼書,結果看中了《稻中》最後一集的單行本,他如獲至寶,看後千方百計要找齊一整套。他將自己的讀書口味作了這樣的類比:也許有點似人家愛吃藍芝士或臭豆腐──非同道者難以明白。生活化的梁家輝,市井詼諧,卻又理性誠實。

  作為一個數百字的專欄,內容確實簡短而隨意。但可貴的是身為演員的他也讀了古今中外不少書,且能信手拈來引經據典。在《生命的價值》一文中,他從悼念「哥哥」張國榮而論「道」,先引用「朝聞道,夕死可矣」,再談人生理想,從羅伯特.甘迺迪從政,到平凡人謀生工作,「不必是大人物,也有能力令身邊一切變得不一樣,變得更美好」。這樣的感悟不拘泥於職業範疇,可算是洞察人情世故。

  如果不是梁家輝,而是隨便一個什麼人開的專欄,瑣碎至此,還會覺得有意思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畢竟,寫的是凡人的煙火,書的是凡人的情懷。書本之外,還有一本叫作「生活」的大書。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