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化經緯\二十年矩陣難逾\李 妍

時間:2019-05-14 03:17:53來源:大公報

  圖:《廿二世紀殺人網絡》上映至今二十年\電影海報

  上周四,奧斯陸最大的穹幕影院上映了一場特別的電影,為了配合這部電影,影院內所有工作人員都穿上黑色長風衣,打上髮蠟戴埋黑超,電影開播前,穹幕上也一直不斷出現滾動的綠色數碼條,營造出一種「懷舊的未來感」。

  今年是《廿二世紀殺人網絡》(又譯《黑客任務》、《黑客帝國》)上映二十周年,奧斯陸影院特別組織了這場老電影回放,整個影院座無虛席,連第一排都滿了,對比前一周我來這裏看《復仇者聯盟》的時候人還多。

  二十年前,沃卓斯基兄弟(現在是沃卓斯基姐妹了)導演了這部科幻片,從運鏡、特效到科技隱喻在此後的二十年都在不停地被模仿、致敬和抄襲。影片中的「選擇藍藥片還是紅藥片」的橋段也成為了文化符號和集體回憶,而且,這段記憶不僅屬於有荷里活的美國人,也屬於所有在互聯網文化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沃氏二人組從一九八四年就開始籌備《廿》的劇本,當時的互聯網發展還處於初期階段,所謂的賽伯格(cyborg)概念也剛剛出現,除了《銀翼殺手》外,全球都沒有一個更接近賽伯格概念的科幻影片。到了一九九七年,名為「深藍」的人工智能經過六場角逐,擊敗了世界象棋冠軍,名滿天下,人類首度在人機對決中失敗,對於虛擬空間和人工智能的恐懼感也隨之席捲全球。兩年後,《廿》順勢而生,迅速引起共鳴和討論,在斬獲十六億美元票房的同時,此片也成為科幻片史上難以逾越的新標桿。

  《廿》的成功在於它來得準也來得巧,它既有科技元素又涉及到了有關「存在」、「現實」和「虛幻」的哲學問題,用科技重塑了周公夢蝶的故事,把本來聽起來玄幻的哲學概念,變成了「或可成真」的科學現實。這種夢裏夢外關於「存在」的討論,在西方也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三八○年柏拉圖著書《理想國》,其中著名的一段就提出了這樣的設想:他說,人類彷彿一群住在地下,生活被禁錮的囚徒,對於現實的體驗僅限於投射到洞穴上的陰影。有一天,某個囚徒衝破牢籠走上地表,看到太陽發現真相。但當他重回地下,他身邊的人將無法理解他的經歷,並認為他瘋了。

  《廿》把千年來的哲學討論和上世紀九十年代正在發生的電子變革聯繫起來。讓賽伯格這種本來是小眾的電影題材,一躍成為流行話題。

  《廿》不僅故事講得好,它拍攝手法對於當年的荷里活來講也是「清新」的存在。它把科技和武術完美結合。此前,功夫只屬於功夫片,此後,功夫也屬於科幻未來。奇洛.李維斯飾演的主角尼奧在虛擬世界中光速躲子彈的慢鏡處理,是不是讓你想起漫威的「快銀」(Quicksilver)?這種拍攝手法被稱為「時間切割」或「時間凍結」,因為《廿》,它此後也被叫成「子彈時間」。雖然在《廿》之前也有人嘗試過類似的剪接手法,但《廿》是真正把「子彈時間」做到完美的首部科幻片。現在「子彈時間」是網遊和電影裏常見的特效,但當年,為了把它做到逼真,劇組用了接近兩年的時間,耗資七十五萬美元,投資商差點等得沒耐心要撤資。

  時隔二十年,雖然黑超加風衣的組合,猛地一看過於做作,但電影的精髓二十年來難有新片超越。在影片中,有堅決反矩陣,一心求真相的尼奧,也有看到真相後希望重回到虛擬世界,認為「難得糊塗才是福」的反叛者。人性的複雜一點而出。

  另外,電影中的AI特工雖然是邪惡的存在但它的話放在今天重聽,仍舊像警鐘,仍舊真實而刺耳。它說,人類貪得無厭,不斷消耗自然,治療人類這種頑疾的方式就是讓他們住在虛擬現實中。二十年過去了,不少人仍然貪得無厭沒有改善,即便北極冰在融,全球氣溫升,百萬物種臨滅絕,人類仍無悔改,或許矩陣難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