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雨中登九日山/陳小卡

時間:2019-01-20 03:17:45來源:大公報

  圖:九日山石刻/作者供圖

  剛登上泉州西郊南安境內豐州鎮西面的九日山,忽下雨來。既已到此,也就只好撐傘冒雨行山。

  九日山之名,傳說是晉代南遷者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登此山遠望而得,另一說是曾有一道人從德化戴雲山走九日到此而得。

  透過雨幕望去,山高百米左右,勢如雨水蕩擊下奔濤層層疊疊飛漲而上,山形更顯崢嶸,雨灑岩石懸崖飛濺水花,飛雨中漫山綠樹搖翠。山前平日流水蜿蜒盪漾的晉江,奔騰激盪。一山的文物古蹟,如今仍留八十餘處,多集於西峰東坡和東峰南麓,以宋元祈風石刻群最為珍奇,包括明代摩崖石刻七十餘處。雨激水刷下的祈風石刻群有些模糊卻更昭顯滄桑之氣,讓人心潮蕩起,隨石刻記敘思浮千載……

  宋元時,泉州海外交通非常繁盛。當時來泉州經營海外貿易的番舶,要靠風行船,在春夏隨東南風而來,到秋天趁西北風而去。每年番舶升帆行船之時,泉州郡守和掌管海外貿易官方機構市舶司的官員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廟,在通遠王祠為番舶祈風,並刻石留記。石刻中有十方記載,展現當地官方對海事活動的關注,「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實騰,遵令典祈風于昭惠廟……」,「大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齊曲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舶司歲兩祈風于通遠王廟……」,「以遣舶祈風於延福寺,通遠善劉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祈風已是當時此地政治制度性活動。北宋時,泉州已設市舶司,祈風是其職責之一。九日山這些祈風石刻群和祭祀神明的記載,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泉州的海上交通,發端於南朝,泉州刺桐港在唐代就是中國四大外貿港口之一,在宋元時期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海上貿易活動空前繁盛,泉州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經濟文化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曾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所以,在農耕文明佔主導的中國傳統社會,還能看到泉州的政治社會活動有濃厚的外向型商業色彩,在歷來重農抑商的傳統中國社會制度下,卻能看到市舶司乃至地方官員為番舶祈風這種官方宣導鼓勵外貿行商的制度性活動。

  這時,雨勢愈來愈大,天色越來越暗,涼意入體,我方戀戀下山回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