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標普全球香港PMI重返擴張區,反映企業信心止跌回穩。
香港企業營商環境正在好轉,標普全球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8月報50.7重返擴張區,按月升1.5個百分點,為今年1月以來最佳。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Usamah Bhatti表示,內地和海外市場新接的業務量,因美國關稅增加而受影響,訂單增長僅局限於本地需求。總括來說,多項前瞻性指標依然下行,企業在繼續消化手頭未完訂單的同時,也再度縮減採購活動,業者看淡未來一年前景。商會人士指出,數據反映企業信心止跌回穩,但外圍仍不穩,中小企仍需特區政府支持。\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Usamah Bhatti表示,營商環境在今年第三季中段好轉,是今年2月以來首次。正當整體訂單大致回穩之際,企業錄得5個月以來的首個產量增長,升幅更是去年12月以來最大,並且推動就業水平向上,扭轉一連3個月的跌勢。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黃達勝向《大公報》表示,PMI指數回升是一件好事,反映香港企業信心已止跌回穩,相信主因是香港出口表現強勁所致。
零售偏弱 冀加大支援
「7月份香港出口升14.3%,首7個月升近13%,顯示港商已逐漸適應美國關稅戰之影響,更重要是關稅戰迫使商家成功開拓美國以外市場,可說港商因禍得福,惟未來美國貿易政策仍變幻無常,業界對前景偏向保守。另外,目前香港零售市道仍偏弱,冀特區政府能持續支持中小企。」黃達勝冀特區政府關注中小企經營環境,能在新一份施政報告繼續支持中小企。
另有商會人士指出,外圍需求仍然不穩,許多企業都透過參加展覽來尋找新客戶,而展覽公司亦透過定期展覽獎勵計劃的資金,向海外參展商提供住宿和租金優惠、並加大在海外宣傳展覽,吸引更多海外買家和企業來港,既為企業帶來生意,亦帶動香港飲食、酒店及物流業發展,冀當局續推獎勵計劃。
就業景氣度止跌
PMI報告指出,雖然來自海外和內地的訂單銷量持續下跌,但企業重新增產,訂單需求也大致穩定,特別是本地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業務經營轉趨活躍、訂單需求回穩的利好因素下,企業於是增加人手,升幅雖然輕微,但卻是3個月以來首次。
另外,企業在5個月以來首次增產,擴張速度雖然不大,卻是去年12月以來最顯著。調查資料透露,訂單需求相對好轉,促使企業提高產量。8月的就業水平上升,突破了3個月跌勢,情況與企業增產相符,惟職位增長不大。另一方面,企業也反映積壓工作進一步減少。受訪企業特別提到,供應商因船期延誤而未能準時交貨,延宕程度為7個月以來最嚴重。
價格方面,8月的整體投入成本進一步上升,但增幅按月溫和。受訪公司認為,原材料價格攀升是成本上漲的原因之一,但其實當月的員工成本亦已重拾升幅。為了增加銷路,多家企業在價格方面作出讓步,因此整體的產出售價大致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