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探索機遇/發展遊艇自由行 鞏固港樞紐地位

時間:2025-08-04 05:01:53來源:大公报

  圖:周基倫建議建設停泊上岸設施,從而形成綜合消費鏈。/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只要你有架船,就可以去探索整個大灣區。」香港遊艇業總會主席周基倫以此描繪大灣區遊艇產業的發展願景。他深信,伴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遊艇自由行」政策的逐步落實,若能實現遊艇在大灣區內的「一程多站」暢遊,將顯著提升香港作為連接國際與內地遊艇樞紐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海外旅客經香港中轉進入內地。

  大灣區坐擁27個遊艇會及逾1.8萬億美元的龐大經濟總量,發展潛力巨大。但周基倫指出,區內遊艇設施分布極不均衡,高達74%的遊艇處於香港、深圳、澳門三地。在大灣區的9個內地城市中,7個仍處於遊艇會建設的「空白」狀態;珠海、惠州等地即使擁有優質海岸線資源,但也存在開發不足問題。

  吸引超級遊艇經港到內地

  周基倫表示,在近期頻繁與大灣區各城市相關部門溝通後,發現政策細則目前仍多處於徵求意見階段,部分城市的主管部門甚至對「遊艇自由行」的具體框架尚不完全清晰。他相信,若有城市積極牽頭推動落實,加上香港能提供充足的泊位,並在通關、驗船等配套政策上予以配合,將能吸引更多超級遊艇經停香港,繼而進入內地,並有效激活整個大灣區的遊艇消費市場。

  事實上,新加坡早在5年前已實施「定點停靠,就近聯檢」的遊艇通關模式。船長只需提前預約,新加坡移民局人員便會在遊艇抵達或離開時,前往加建了通關設施的指定遊艇會為旅客辦理出入境手續。而在2017年,深圳灣遊艇會亦率先開啟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現了「定點停靠,就近聯檢」的新型口岸管理模式;其中,深圳蛇口港客運口岸與深圳灣遊艇會是中央四部委指定的出入境口岸和停泊碼頭。

  周基倫認為,香港在東南亞遊艇的運營方面擁有傳統樞紐優勢,且毗鄰作為過境遊艇重要中轉站的印度洋。他直言,要真正釋放香港的樞紐潛力,並實現「一船遊灣區」的暢想,特區政府亟需在相關政策上「拆牆鬆綁」,移除不必要的制度壁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