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滙控上季稅前盈利達63.26億美元,較市場預期金額低約9.5%。
環球金融集團滙豐控股(00005)公布2025年第二季業績,錄得稅前盈利63.26億(美元,下同)(約493.4億港元),按年減少29%,較市場預期(69.86億元)低約9.5%。盈利下跌主要受累於手上持有之交通銀行(03328)股份的攤薄和減值虧損(合共21億元)。董事會宣派每股普通股0.1元季度股息,同時擬展開最多30億元(約234億港元)的股份回購,預計將於2025年第三季業績公布前完成。\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業績報告顯示,以核心業務表現看,滙控在季內的減值撥備前經營收入淨額為164.7億元,按年只是微跌1億元。如撇除上述包括交行在內的重大項目影響,收入更有所增加。
港財管增長 支持集團收入上升
收入增加主要是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業務(IWPB)分部和香港業務分部旗下的財富管理業務在客戶活動增加支持下,錄得費用及其他收益增長,而外匯業務和債務及股票市場業務,亦在市況波動帶動下錄得費用及其他收益增長。
不過,集團的資產質素在第二季有所轉弱,預期信貸損失(ECL)達到10.7億元,按年飆升逾2倍(或增加7.2億元),當中包括與香港商業房地產行業相關的撥備,例如用於計算ECL的模型更新、為新增的違約風險增加撥備,以及非住宅物業供應過剩,導致租金和物業價值面臨持續下行壓力。
由於預期香港商業房地產(CRE)行業將持續面對困難市況,滙豐也將2025年的信貸成本上調至平均貸款總額的40個基點。在今年第二季,CRE的挑戰主要來自有抵押貸款組合,尤其以零售和辦公室物業作為抵押品的貸款。
調整土地供應對樓市有利
集團行政總裁艾橋智表示,滙豐在香港已經營逾160年,對市場十分熟悉,形容滙豐旗下的香港房地產貸款組合風險可控。他解釋說,香港CRE佔集團的香港整體房地產貸款總額不足5%,涉及不足15億美元,集團已提撥約5億元的ECL準備,相信已能有效應對潛在的下行風險。
儘管預期香港CRE短期內仍面臨挑戰,但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已採取支持行業發展的措施,例如調整土地供應等,認為中期而言有助樓市趨穩。財務總監郭珮瑛補充說,將密切注視市場變化。
上半年合計,滙控錄得稅前盈利158.1億元,按年下跌26.7%。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即純利)115.1億元,跌30.6%。
艾橋智表示,集團在上半年繼續以嚴格紀律執行策略,旗下四大業務均保持增長,收入同見上升,有信心可於2025至2027年達成集團訂下的目標,包括大約15%的有形股本回報率(撇除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