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寧德時代招股集資414億元,成為今年全球最大集資額的新股。
特區政府新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表示,在中央大力關心支持、特區政府有力帶領和香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保持鞏固。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帶動港股表現在全球主要指數中名列前茅,新股市場更重奪全球首位,半年集資額超1070億元,並吸引海外資金參與。在「A+H」上市熱潮下,加上中概股回流,國際會計師行普遍預測今年IPO達2200億元,保持全球第一。\大公報記者 蔣夢宇
《香港營商環境報告》指出,香港作為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聯繫,為本地和海外的客戶及投資者,提供各類投資產品及服務。香港金融市場在有效和具透明度的監管下運作,各項監管規例都與國際標準一致,營造公開、公平及有利金融市場發展的營商環境。
雖然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但港股氣氛穩步向上。上半年,恒指累升超過4000點,升幅約20%,在全球主要指數中表現名列前茅。新股集資額超過1070億元,暫列全球首位,股市再融資亦超過1500億元。當中不少大型新股集資的基石投資者,是來自歐美、中東、亞洲其他地區,這些地區的資金增加配置港股,其趨勢越見明顯。
國際投資者投信心一票
高盛統計,近期參與認購香港新股的投資者約三分二來自海外投資者,退休基金、主權基金等國際長線投資者正增加參與認購香港新股。該行表示,本港銀行存款持續增加、拆息偏低,資金流向印證國際投資者對香港金融市場投下信心一票。
今年以來,大型IPO項目不乏頗負盛名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如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03750)招股時,吸引科威特投資局、橡樹資本、瑞銀資產管理、高瓴等作為基石投資者;恒瑞醫藥(01276)引入的基石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橡樹資本和高瓴。
高盛認為,估值合理、具可觀增長潛力的香港上市公司,對國際投資者資產配置具相當吸引力。
高盛認為,香港作為全球頂尖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監管制度與主要海外市場接軌,是國家通往世界金融市場和接觸環球投資者的門戶,亦是海內外公司集資的理想地方。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機制,是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核心優勢,為兩地資本市場之間的雙向開放,提供了一個風險可控、安全可靠的方式,便利境內投資者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亦為全球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提供更多選擇與機會。
逾230家企業排隊上市
今年「A+H」趨勢愈發明顯,畢馬威早前統計指出,連同集資額高達410億元的寧德時代在內,「A+H」上市項目佔香港上半年總集資額逾七成,推動香港超越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躍升為今年上半年全球IPO集資排行榜首位。該行預計,香港IPO市場強勁勢頭持續至下半年。羅兵咸永道預測全年IPO集資額達2200億元,並相信熱潮可延續至明年。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夥人黃金錢早前預料,下半年「A+H」上市將增加23家,全年合共30家。
安永認為,「科企專線」落地加上中概股回歸,有助進一步提升IPO熱度。同時,政策支持內地企業出海,香港將繼續受惠「A+H」上市熱潮。
華贏東方證券研究部董事李慧芬表示,近來港股氣氛好轉,關稅影響逐步減弱,年初以來IPO保持熾熱,相信今年市場延續暢旺。投資者選股可留意企業質素、知名度及業務前景。資料顯示,目前有逾230家企業排隊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