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數據峰會2025昨日舉行,匯聚了約800名來自公私營部門的高層代表及業內人士參與。/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在善用中小企信貸數據分析,以及促進政府數據開放方面,本港近年取得進展。金管局表示,目前正推動「商業信貸資料庫2.0」概念驗證項目,推動商業信貸資料庫營運商構建企業信用評分模型。9家試點銀行初步認為,新模型在簡化貸款申請流程,及降低中小企借貸成本等方面成效顯著。
9家參與「商業信貸資料庫2.0」概念驗證項目的試點銀行,包括中銀香港、東亞銀行、建行亞洲、星展香港、恒生銀行、滙豐、華僑銀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和渣打香港。
金管局表示,參與試點的銀行認為,該信用評分模型可提供多一重參考資料,有助簡化貸款申請、加快審核,並降低中小企借貸成本。金管局預期到了下一階段,項目將加入商業數據通(CDI)替代數據,以優化信用評分模型,提供數據分析的準確度。
政府部門進一步開放數據,對構建數據生態圈有重要作用。隨着數字辦的「數碼企業身份」(CorpID)平台將於2026年底逐步推出,金管局會開展研究及設計在「商業數據通」中應用「數碼企業身份」進行電子簽署,簡化企業授權流程,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