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文遠知行在七個國家、30個城市持有許可證。
科技日新月異,人類距離全自動駕駛的目標愈來愈近,不過,即使科技已準備好,但全自動駕駛要全面商業化,恐怕還需有一段長時間才能實現。究其原因,首先是各國政府暫時對此仍未有一套統一標準,再加上車企投資自動駕駛技術,會涉及巨額資金,而回報期亦難預測,因而令不少公司卻步,甚至完全撤出自動駕駛計劃。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文遠知行WeRide,管理層早前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希望在5年內實現利潤,但預告前景仍不明朗。事實上,此言非虛,原因是發展全自動駕駛需要投下巨資,且需要較長時期才能取得回報,就以這家得到英偉達支持的WeRide為例,在過去三年來每年都錄得較高額的虧損。
事實上,自動駕駛在多年來涉及多宗車禍,各地監管機構對有關技術和公司進行更嚴格的規管。有見及此,部分公司已放棄了繼續開發自動駕駛計劃,最主要的例子是,蘋果公司在2024年2月,宣布取消自動駕駛汽車的所有計劃,並對項目近2000名員工進行裁員或再分配。
另外,通用汽車自動駕駛部門─巡航部門旗下一輛自動駕駛計程車在2023年曾撞倒一名途人,該公司其後在美國三個州停止了開發巡航服務的計劃,並解僱了涉事的高層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