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需求強勁/LME:多家營運商冀在港建倉 更快輸往內地

時間:2025-05-22 05:01:52來源:大公报

  圖:張柏廉表示,香港背靠內地,在香港建設倉庫能提高運輸效率。

  港交所(00388)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將於7月15日起,在港新增3個許可倉在香港經營,數目由原來4個增至7個,LME行政總裁張柏廉表示,陸續有更多營運商希望在香港建設倉庫。另外,LME不斷搜羅「可持續金屬」,以配合投資者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LME的金屬期貨合約一大特色是容許買賣雙方實物交收,雖然不自行營運倉儲網絡,但在全球有逾460個認可倉庫,供買賣雙方使用。LME在港的許可倉庫分別屬於5家營運商,新增的3個倉庫,一個由C.Steinweg Asia營運,合作夥伴為豐豪供應鏈(香港),倉庫位於元朗流浮山路。另外兩個由Access World Logistics (Singapore) Pte. Ltd.營運,分別位於流浮山路及青山公路米埔壟,合作夥伴分別為豐豪供應鏈(香港)及運達物流。3個新倉庫獲准存放鋁合金、原鋁、銅、鎳、鉛、錫和鋅。

  港交所2012年收購LME後,一直期望爭取在內地建立倉儲網絡,張柏廉表示,內地對金屬的需求持續增加,香港背靠內地,在港建設倉庫能提高運輸效率,故陸續有更多的營運商表示有興趣,不過建設或改造設施需時,預期本港認可倉庫增加的速度會放慢。

  張柏廉強調,雖然香港的倉庫租金及人工相對較高,不少營運商也願意「用金錢換取效率」。事實上,不少貴金屬例如鎳及錫也適合在港儲存,但預期在港存放時間不長,會因應內地需求而進出本港倉庫。被問及會否直接在內地建設倉庫,張柏廉指,由於目前內地的政策並不允許,若日後政策開放會認真考慮。

  搜羅「可持續金屬」配合市場

  此外,早前美國大幅調高關稅,但張柏廉認為對LME的影響不太大。由於LME在全球有完善的網絡,投資者及營運商早前已預期銅或會被徵稅,因而及早將銅由亞洲運到美國,以降低關稅帶來的衝擊。

  近年可持續發展成為投資者的重要考慮之一,為配合市場趨勢,張柏廉表示,近年LME不斷搜羅一些「可持續金屬」,以配合投資者需求。而且在LME交易的金屬都會有「LME護照」,記錄了金屬的生產及採購方法,投資者可從中了解這些金屬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