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許正宇(右四)表示,歡迎中概股來港上市。旁為石柱(右五)、沈華(右一)。右圖:李家超透過視頻表示,河套合作區提供大量發展用地,支持創新科技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之一─建設世界一流資本市場」論壇昨日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透過視頻致辭表示,會善用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的資本市場、自由暢通的營商環境、聯通世界的交通商貿網絡,全力發展創新科技,為香港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動能。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出席同場活動表示,疫情後亞洲區內貿易量不斷提升,可使用本地貨幣或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因此證監會和金管局已成立專組制訂固定收益和貨幣樞紐路線圖,預計於今年下半年推出。\大公報記者 彭子河(文) 林少權(圖)
論壇由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CAGA)、香港經濟智庫(HKEC)、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創科作為香港發展焦點,備受各界關注。李家超指出,河套合作區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平台之一,提供大量發展用地支持創新科技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首三座大樓已經全部落成,下半年就將有首批來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支柱產業的企業進駐,正式進入營運階段。他表示,會利用好香港高度國際化和集聚國際高端人才的優勢,把河套打造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橋頭堡、高端成果的示範田和孵化器。
石柱:數字重塑傳統優勢
CAGA主席、HKEC主席石柱表示,全球價值鏈重構中的創科機遇,大灣區深度融合釋放的制度紅利,都在呼喚新質生產力的破繭而生。這種新質生產力至少包含三個維度的重要革新:其一,在人工智能與生物醫藥領域打造「香港奇跡」,讓科技從實驗室走向產業鏈;其二,以數字賦能重塑金融、貿易、航運等傳統優勢,培育「智慧服務」新生態;其三,構建「香港+大灣區(內地城市)」人才雙螺旋,讓科創人才既能在數碼港點燃靈感,也能在惠州車間實現產業化。
石柱總結指出,綜合考慮香港的優劣勢,「資本市場+創新產業」是香港未來最重要的方向,亦是香港破局最有效的方案。
許正宇:推進檢視上市制度
新股方面,寧德時代於昨日掛牌,許正宇表示,該公司赴港上市,反映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融資平台這一角色愈發明顯。當局正推進全面的上市制度檢視,包括上市規例及安排,退市後場外交易機制等。他亦坦言,國際資本市場競爭愈來愈大,故香港必須持續改革。而面對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政策,香港歡迎中概股在港上市,目前已有33家中概股發行人來港,其總市值佔所有在美上市中概股約77%。
資本市場方面,中銀香港資產管理執行總裁、CAGA & HKEC資深副主席沈華引述香港證監會數據指,香港超過31萬億元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規模按投資者來源劃分,香港本地佔比36%,北美佔比24%,內地佔10%。中銀香港十分重視資產管理業務,且與資本市場緊密關聯。他透露,截至2024年末,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業務規模達約2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