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克指出,港元拆息回落,銀行業淨息差難免受壓。\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香港銀行總結餘在5月上旬增加2.8倍,帶動港元拆息(Hibor)顯著下行。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總裁及華僑銀行香港行政總裁王克接受訪問時說,預期最近流入港元的資金將繼續留在銀行體系。現時的利率環境非常低,他相信是短期的;在未來幾個月,無論是1個月或3個月的港元拆息,料將反彈至大約3厘水平,但仍低於原有水平。
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在4月底時,1個月和3個月港元拆息同時於4厘附近窄幅上落。在隨後一星期,由於大約有1294億元資金流入,1個月拆息於上周五(5月16日)急降至1.3厘,3個月拆息回軟至2.2厘。他引述華僑銀行內部觀點指出,港元拆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如果回升到3厘左右,會是「比較正常的狀態」。
港元拆息下跌,對銀行業的影響「既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王克解釋,銀行業的淨息差(NIM)難免受壓,是「相對稍微負面一點」。不過,本地房地產企業(尤其中小型發展商)的融資成本將得以大大降低,而房地產是本港重要的產業之一,對銀行業的整體資產質素也會利好。
王克於2023年11月出任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總裁,12月中起兼任華僑銀行香港行政總裁。對於集團在2024年訂下目標,希望能於5年內晉身香港十大銀行之列,他說目前「對於進展比較滿意」,有信心能實現目標。
以華僑銀行(香港)2024全年以及今年第一季的經營結果衡量,他說,其增長速度相比幾家對標銀行要快,此其一。另外,要實現目標,核心員工團隊的建設是關鍵之一,華僑銀行在最近一兩年也取得較大進步。第三,隨着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由5月起陸續投入運作,將為業務加速發展奠定基礎。
國策發力 看好內地經濟前景
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對本港經濟有重要影響。王克表示,觀乎第一季的經濟表現,中央政府實施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開始發揮作用;美國在4月份公布的關稅政策,為市場增添不確定性,惟可能會促使國家下定決心,實施更大力度的經濟發展措施,例如促進內部消費等。
現時仍在調整過程中的內地房地產如能觸底回升,他相信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會更好一些,而過去陸續推出的支持房地產措施,他認為是「比較有控制的去推」,故此未來如何發展是一項變數。
王克於2012年加入華僑銀行集團後,主要在中國內地供職,曾歷任珠三角地區總部總經理,以及華僑銀行(中國)行政總裁等要職。他說集團現時在中國內地14個城市設有網點,已覆蓋內地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基本「沒有空白點」。此外,該行在中國的業務以企業銀行(Corporate Banking)為主,也不需要太多網絡,目前沒有計劃增設網點。
中企料繼續投資東南亞市場
美國與大部分貿易夥伴仍在磋商關稅稅率。王克表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貿易流、投資往來不會太受關稅事件影響,而中國現時面對的實際關稅約為40%至50%左右。他估計,東南亞國家的稅率較大可能停留在10%附近,從這個角度看,「中國+1」(或中國+N)的策略仍然有效,預期中資企業仍會繼續投資東南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