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和香港監管機構持續推出「互換通」擴容措施,以促進內地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角色持續強化。昨日正值內地與香港「互換通」正式上線兩周年,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監會及金管局聯合宣布,將進一步豐富「互換通」產品類型,推出兩項重大優化措施,分別是延長利率互換合約期限至30年,以及新增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參考利率的利率互換合約。此舉標誌着中央持續深化金融開放,以及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部署再邁進關鍵一步。\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自2023年5月15日「互換通」啟動以來,該機制已成為連接內地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橋樑。
互換交易1.2萬筆 涉資6.5萬億
截至2025年4月末,20家境內報價商與79家境外投資者,累計達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逾1.2萬筆,名義本金總額高達6.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參與的境外投資者亦從開通首日的27家增至79家,地域分布更趨多元,涵蓋中東、韓國等地區。這一成績不僅體現了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也突顯香港在風險管理工具創新上的優勢。
根據聯合公布,人民銀行、證監會及金管局將從兩方面優化「互換通」,一是延長合約期限,延長利率互換合約期限至30年,滿足市場機構多樣化風險管理需求;二是擴充產品譜系,推出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參考利率的利率互換合約。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將陸續上線以上優化措施。下一步,內地與香港金融管理部門將繼續指導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根據「互換通」的運行情況,持續完善相關機制安排,穩步推動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繁榮發展。
鞏固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地位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互換通」機制持續優化,將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協同發展,構建高水平金融開放格局,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投資者首選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地位。他續稱,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配合國家金融對外開放戰略部署,推動香港金融市場持續創新與多元發展,進一步強化香港在國際投資者與人民幣資產市場間的重要橋樑角色。
香港交易所表示,最新擴充互換通內容可更好地滿足境外投資者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需求。未來,三方基礎設施將繼續在兩地監管機構的指導下,與境內外市場參與機構緊密合作,持續優化和發展「互換通」業務。
在過去兩年,「互換通」機制持續優化。2024年5月就推出了三項優化措施,包括新增以國際貨幣市場結算日為支付周期的IMM合約及歷史起息合約,並引入合約壓縮服務,有效提升市場流動性與資本使用效率。此次新增的30年長期合約及LPR利率產品,將進一步滿足機構對沖長期利率風險的需求,同時推動人民幣利率衍生品市場的深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