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行政長官李家超(左二)曾在2023年2月率團訪問沙特和阿聯酋。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本周六(10日)率領代表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兩個中東國家。代表團成員將包括30多位本港工商界和專業界領袖,還有20多位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內地企業家。其間他將與兩國政府領導會面,建立合作共識,並帶領代表團考察設施和企業,了解當地金融、貿易、科技等方面的最新發展。
香港及內地商界逾50人隨團
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會前向傳媒表示,卡塔爾和科威特都是中東經濟蓬勃和增長快速的國家。卡塔爾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國家之中最高,是中東的重要航空樞紐之一。而科威特是海合會的輪值主席國,人均GDP在海合會國家中排名第三,擁有的主權基金是全球資產總值最高之一,亦是首個與香港同時簽訂投資協定,和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的海合會國家。
這是李家超任內第二次出訪中東,將再一次開創先河,帶領50多名商貿代表出訪,成員除本港工商界和專業界領袖外,還有20多位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內地企業家,涵蓋金融、工商、貿易、基礎建設、創新科技、能源、運輸物流等範疇。
李家超指出,此次帶領香港和內地商貿及企業代表一同訪問中東有兩個目的。一是發揮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體現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做好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橋樑作用。二是展現在「一國兩制」下,內地與香港的企業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應,可提供全方位供應鏈服務。
李家超續說:「中東除發展迅速,資金充裕,更積極尋求分散風險,尤其分散投資到內地和香港,這也配合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大趨勢。」他提及之前首次訪問中東國家時,香港與沙特、阿聯酋的企業和機構共同簽署多份高質量的合作協議或意向書,之後政府和民間的交往保持頻密,不少企業都在中東落地並接單。去年中東國家駐港公司數目按年上升超過20%。特區政府計劃增加在中東的經濟貿易辦事處數目,除現時的迪拜,現正積極推展在沙特利雅得開設另一經貿辦。
此次訪問連同上次已訪問的沙特和阿聯酋,合共是海合會成員國的三分之二,佔海合會國家的總人口約90%。李家超強調,他和代表團成員都期待中東的訪問,將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鞏固網絡,擴大朋友圈,全力開拓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