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隨着經濟發展和生活節奏加快,中國消費者對能量補充和抗疲勞飲料的需求增加。右圖:中國人均能量飲料年消費量為5.3升,低於國際水平,滲透率提升空間大。
香港IPO市場加速復甦,上月再有多間內地龍頭企業遞表,涵蓋新能源汽車、MRO採購服務等數個領域。其中早前曾傳出港股發行計劃的功能飲料龍頭東鵬飲料(605499),於4月初正式遞表,華泰國際、摩根士丹利及瑞銀集團擔任聯席保薦人。有傳聞指集資最多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分析指出,東鵬飲料憑藉其A股走勢,有望吸引投資者關注,料上市後將有不錯表現。\大公報記者 蔣去悄
東鵬飲料的前身是東鵬實業,註冊成立於1994年,早期主要生產豆奶和清涼系飲料,隨後在1998年推出國內首款維生素功能飲料「東鵬特飲」,但由於包裝、設計均與紅牛非常相似,因此被認為是後者的「山寨」產品,同時公司發展也遭遇困難。
至2003年,公司現任董事長兼總裁林木勤與東鵬實業其他19名員工,合夥出資460萬元(人民幣,下同)接手了瀕臨倒閉的東鵬實業,並改名「東鵬有限」。有媒體寫道,公司當時僅靠每盒1元、利潤2至3分錢的菊花茶續命。隨後在2009年,東鵬有限以PET塑料品包裝的東鵬特飲重新進入功能飲料市場,開始了在全國的擴張之路。
在2018年,東鵬有限更名為東鵬飲料,3年後在A股上市,截至4月29日A股股價升至284.89元,市值近1500億。
海外布局 聚焦東南亞市場
根據東鵬飲料官網,目前共有4種規格的東鵬特飲,分為250毫升的瓶裝、罐裝、盒裝,以及500毫升的瓶裝產品。按銷量計,自2021年起東鵬飲料在中國功能飲料市場連續4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15.0%增長到2024年的26.3%。
同年,東鵬特飲共創造133.04億元營收,佔公司總收入的84%,除內地市場外,東鵬飲料近年還加速開拓海外市場。
參考招股書,東鵬飲料有6間海外子公司,馬來西亞和印尼分別有2間和1間,位於美國的3間子公司成立時間相對較晚,註冊成立日期在今年1月至3月。公司表示,短期內將以東南亞市場為發展重點,中長期則逐步發力美國等其他市場。
作為內地功能飲料龍頭,東鵬飲料IPO倍受市場關注。華贏東方證券研究部董事李慧芬直言,「這隻新股很勁」,一定會吸引投資者目光,加上近期港股走勢未受負面消息影響,除非大市氣氛因突發性消息(例如關稅)下跌,否則招股及掛牌後將有不錯表現。
擴產品線 轉型綜合飲料企業
投資展望方面,李慧芬認為,考慮到目前孖展利息較低,上市後有機會取得利潤,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孖展的方式認購。不過,她提醒,投資者不應假設「股價將大升」並大量借取資金,因為在關稅問題影響下,股市仍有不確定性。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東鵬飲料近年業績表現理想,同時嘗試由能量飲料公司轉型為綜合飲料公司,能量飲料收入佔比已由九成降至八成,反映多元化策略取得較好進展,包括電解質飲料在內的新增長點得到市場認可,不過近年集團頻繁大手分紅,且有管理層減持,因此建議投資者關注具體的定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