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首季經濟亮麗,得益於外貿強勁反彈,及服務輸出持續擴張。
香港經濟首季迎來「開門紅」,卻難掩美國關稅陰霾下的隱憂。特區政府昨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1%,不僅遠超市場預期的2.1%,也較去年第四季度2.5%的增速有所提升。香港首季經濟亮麗,主要得益於外貿的強勁反彈和服務輸出的持續擴張。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隨着4月初環球貿易摩擦因美國大幅增加進口關稅而急劇升溫,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顯著上升,極大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將抑制國際貿易往來和投資氣氛,困擾香港經濟短期前景。儘管如此,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加上特區政府各項推動經濟增長和開拓更多元化市場的措施,將會為香港不同經濟活動帶來支持。/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根據預先估計數字,首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較上一季的2.5%升幅有所加快。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顯著增長2%。按主要開支組成部分分析,在外部需求持續的情況下,整體貨物出口增長加快。受惠於訪港旅客以及其他跨境經濟活動上升,服務輸出繼續擴張。整體投資開支隨着經濟擴張而增長。然而,私人消費開支錄得輕微下跌,反映市民消費模式改變的持續影響。
外貿強勁 服務輸出擴張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香港首季經濟按年增長3.1%,高於市場預期的2.1%及該行的2.3%,較去年第四季加快0.6個百分點;首季經季節調整的經濟按季增長2%,亦高於市場預期的1.2%及第四季的0.9%。首季貨品出口增速由1.3%顯著加快至8.7%;進口增速亦由不足1%顯著加快至7.4%,出口和進口增速均連升六個季度,並且同創2021年第四季以來最大季度升幅。服務輸出按年增長6.6%,相對第四季輕微加快。
內需方面,溫嘉煒表示,首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跌幅略為擴大至1.2%,連跌四個季度。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由跌轉升,按年增長2.8%;政府消費開支按年升幅則放緩0.9個百分點至1.2%。
溫嘉煒認為,香港首季經濟按年增長有所加快,主要由於出口商因美國或對華進一步加徵關稅而再度加快出貨,支持季內出口增長明顯加快,及投資由跌轉升,抵銷政府開支增速放緩及私人消費開支跌幅擴大的負面影響。然而,私人消費跌幅擴大,顯示本地消費意欲仍然疲弱。
盛事連連 料刺激零售消費
展望未來,他預計,今年零售銷售表現大致持平,3月零售銷售跌幅收窄,或由於去年復活節假期處於3月底,部分港人提前外遊,以至比較基數較低所致。另外,港人北上消費持續及訪港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中長線料繼續影響本港零售業發展,惟隨着本港大型體育場館落成,並陸續舉行多項大型活動,預計有助帶動部分零售消費活動。
香港中小企發展學會會長劉健華向《大公報》表示,關稅戰下,未來的第二、三季香港對美國出口會受到明顯衝擊,引致企業訂單和財務面對嚴峻壓力,牽動經濟再出現下滑周期。因此,劉健華呼籲特區政府提高危機敏感度,提出一些支援,例如協助企業將出口產品轉本地內銷,以緩和營運和財政壓力,加快着力借助內地和東盟國家的旅遊經濟,希望能減緩未來兩季的經濟下滑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