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財經分析/地方化債壓力極大減輕\李靈修

時間:2024-11-10 05:01:48來源:大公报

  圖: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目標於2028年之前大幅降低至2.3萬億元人民幣。

   本周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議案,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目前來看,地方化債的總體思路還是「以時間換空間」,利用上調債務限額空間的方式進行債務置換,以實現「隱性債務顯性化」的目標。展望未來,地方政府仍將繼續憑新債換舊債、用低息債換高息債、以長期債換短期債,藉此解決自身的債務問題。

  決策層於2018年曾提出「十年化債計劃」,即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至少要在2028年以前成功完成化解。但眼下地方財政面臨諸多難題,特別是房地產仍處調整期,土地出讓金收入仍不穩定,地方債務償還壓力極大。

  隱性債務大幅降低

  想要在地方化債問題上取得突破,重要一步就是要打開地方顯性債發行的「上限」。這次增加的地方債限額空間,主要是指特殊再融資債與特殊新增專項債的可發行規模上限。

  過去地方政府受限於債務總額限制,轉而通過城投平台進行融資,最終造成隱性債務尾大不掉。今次人大常委會的表決,就是指導地方政府用顯性債置換隱性債。

  地方隱性債務主要包括地方融資平台為公益性項目融資、政府提供擔保的債務,以及政府購買服務、PPP項目、政府產業引導基金違規融資,體現在銀行報表上的形式包括城投貸款、城投債券、非標資產等。

  據財政部公布數據,2023年隱性債務為14.3萬億元。經過一次性增加債務限額6萬億元,以及未來五年每年安排新增專項債8000億元,兩者合計10萬億元,再加上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自然到期。這意味着,在2028年之前,地方政府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大幅降低至2.3萬億元,不及2023年的六分之一,極大減輕了化債壓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