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積金易平台可協助成員便於找到當時得令的投資選項。
對於近480萬現有及未來將會參加強積金計劃的成員來說,隨着「積金易」平台於6月26日正式開始運作,將來管理強積金時有望進一步降低成本及提升效率。
「積金易」是一個全新的電子平台,未來各個強積金受託人管理的強積金計劃將會陸續加入,由中央平台取代現有受託人的強積金行政系統,而計劃成員和僱主可以利用「積金易」平台的功能而更有效率地管理強積金,包括收費有機會大減。
根據積金易官網(www.empf.org.hk)的資訊,不同強積金的參加者,包括僱主、成員及強積金中介人等都能夠受惠於新平台的服務,而不同背景的成員亦可以各取所需。
隨時檢視強積金資料
首先,自僱人士的工作性質一般沒有固定工作僱主,難以從公司層面獲得協助管理強積金,假如經驗不足的話更可能不知如何開始。在新平台的支援下,他們能夠獲得一站式服務,可以隨時檢視強積金的資料,例如投資表現及基金配置等,亦可以查核供款安排,減少錯漏。
強積金由2000年推出至今近24年,不少打工仔在這段時間可能曾轉職,雖然強積金是自己的退休金,但可能他們怕麻煩或不清楚做法而沒有整合計劃,導致每次轉職而增加了強積金個人賬戶,最新數字顯示每名計劃成員平均有2.3個強積金賬戶。以往強積金受託人都是各自為政,所以擁有多過一個強積金計劃的打工仔需要登入不同網站才能看到所有計劃內容,費時失事。現時在新平台可以一目了然,一次過見到所有戶口,方便管理資產配置及比較表現,相信整合賬戶將會更簡單及管理更有效率。
善於投資的成員可以透過積金易平台將各計劃整合一起,再配合積金局的基金表現平台,便能夠在各計劃中找到當時得令的投資選項,對積極管理計劃的成員來說可說是事半功倍。
為了令打工仔及自僱人士順利過渡至「積金易」,積金易平台公司由六月中旬起已提供不同支援服務,包括設立專為查詢及提供支援的「積金易」熱線183 2622及電郵;及在港、九、新界開設「積金易」服務中心等。
聽過了簡介後,可能已急不及待希望盡快登記,可以運用積金易平台的各項功能。但你現時參加的強積金計劃將會影響未來你能夠開始享受這些服務的時間,原因是為了令平台運作更暢順,及有問題可以盡早處理,所以不同的計劃受託人都會收到通知他們的計劃預計能夠傳入的月份。最後,在你參加的計劃未正式加入積金易平台前,並不急於註冊,因加入了亦沒有計劃或基金可管理。
(作者為家庭理財教育學會會長及認可理財教練,任何查詢可發電郵到[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