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政府租契續期條例》昨日生效,有助提升公眾及投資者對香港營商環境的信心。
《政府租契續期條例》昨日生效,首批376份於2030年底前到期的一般用途地契,全部獲自動續期50年,業主毋須補地價,只需繳納地租。地政總署將陸續為即將到期的地契,以同樣形式自動續約。工商界歡迎新機制,認為精簡有序為地契續期,有助維持業權人、投資者以及工商界的信心,有利維持物業市場和營商環境穩定性,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一國兩制」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明證。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法例生效後可完全釋除疑慮,提升公眾及投資者對香港營商環境的長遠信心,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向外國投資者宣傳。\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梁穎賢
《政府租契續期條例》生效後,地政總署昨日刊登首份「續期公告」,涵蓋2030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一般用途地契,涉及376個地段,其中309個位於九龍,大部分位於油尖旺區,另有67個地段位於香港島。今次沒有地契被拒絕續期。學校等244個特殊用途地段,則繼續按原有行政程序處理。
在新機制下獲續約的地契,會自動續期50年,業權人毋須辦理任何手續,也不用補地價,只需每年繳納應課差餉租值3%的地租。地政總署會陸續為即將到期的地契以同樣形式自動續約,下次會在今年年底公布,將涵蓋2031年到期的地契。
釋除疑慮 毋須擔心補地價問題
立法會《政府租契續期條例》法案委員會主席、經民聯議員林健鋒認為,新安排可以釋除疑慮,提升公眾及投資者對香港營商環境的信心,日後大家都可以更加放心在香港買賣物業,銀行承造2047年後的按揭亦都更具法理依據。
立法會議員林筱魯表示,今次條例是涵蓋一般地契,即住宅及工商用地地契,分批續期,相關人士毋須猜度持有的土地、居住的單位或有份投資的寫字樓,會否在2047年被政府收回,亦毋須擔心補地價問題,因為根據安排,只要每年繳納地租,「2047年不再是大限」。法例生效後可完全釋除不明朗因素,他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向外國投資者宣傳,清晰讓投資方及融資方了解最新情況。
地產及建造界立法會議員龍漢標表示,清晰一致的土地政策對地產界穩定是不可缺少的,香港有超過130萬自置物業的業主,他們能否順利將租契續期、是否需要補地價,將影響到物業價值及投資信心。他說,當年港島薄扶林花園地契到期時,過千名戶主因各項法律、銀行手續四處奔走,歡迎政府吸取經驗,免除繁複手續。
有助維持業權人及投資者信心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認為,《條例》為政府租契的續期帶來清晰性和確定性,促進社會日常生活和商業運作,將對不同持份者,包括但不限於物業業權人、投資者、發展商和金融機構,帶來廣泛及重要的意義。
多個商會歡迎《政府租契續期條例》生效。地產建設商會認為,《條例》以清晰、有效率和有秩序地處理未來陸續到期的租契,有利於維持物業市場和營商環境的穩定性。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中華總商會認為,《條例》有助維持業權人、投資者以及工商界的信心,利民便商;新機制大幅減少處理地契續期的繁複手續及程序,以及由此引申的費用。此外,可預期的續期安排,為土地契約年期不一的物業按揭審批掃除不確定性,不僅對業權人和投資者的信心有正面幫助,更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一國兩制」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