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要從根本上完善地區治理架構、提高地區治理能力、增強地區治理效能,讓所有市民得益。\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政府昨日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第七屆區議會選舉將產生470名議員。區議員由委任、地區委員會及地方選區選舉產生,比例約為4:4:2。區議會還將引入資格審查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並由民政事務專員出任區議會主席,去政治化,體現行政主導。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政府要從根本完善地區治理架構、提高地區治理能力、增強地區治理效能,讓所有市民有所得益,也能夠符合市民對區議會工作的期望。社會各界人士表示,相信改革後的區議會更能提升地區治理效能,為民謀福祉,為港做實事。\大公報記者 義昊
李家超昨日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以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召開記者會。
李家超指出,現屆區議會有大量區議員作出違反職能的行為,有區議員支持黑暴,肆意阻止特區政府施政,製造矛盾,損害市民福祉,破壞香港利益。大量區議員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香港主權國和對香港行使主權,因不願宣誓離職,更有人宣誓無效而離職。原有479名議員,現在只餘下146名區議員繼續在崗位工作,情況不能接受,必須撥亂反正。
特首:國家安全必須放首位
李家超說,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是按照三個指導原則進行:一、國家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三、充分體現行政主導。
第七屆區議會將產生470名議員,數量與現時相若。組成方面,由委任、地區委員會及地方選區選舉產生,比例約為4:4:2,另加上27名由各鄉事委員會主席擔任的當然議員。李家超指出,有多種產生方式的區議員,讓愛國愛港而且有志服務地區的人士可透過多種渠道參與區議會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從不同渠道收集意見可使政府更立體考慮問題,有助制定更合適的政策。
重回基本法定位 去政治化
他強調,委任並不是新制度,政府的諮詢組織亦有委任制,一向行之有效。至於委任議員的考慮因素包括才能、知識、經驗、處事態度等,原則是「用人唯才」,會考慮吸納專業人士,視乎相關人士能否在區議會中發揮積極作用。
李家超表示,區議會要重回基本法的定位,去政治化,全神貫注發揮應有的諮詢和服務職能。因此,區議會主席會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政府亦會強化地區治理架構,成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領導整體策略,以及由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專組,統籌地區工作,體現行政主導,更好發揮領導及協調作用。
李家超又指出,新一屆區議員酬金和津貼與現時相若,並引入履職監察制度,會對行為表現不符合公眾期望的區議員進行調查及處理。相信重塑後的區議會將擔當協助政府的角色,掌握地區脈搏,凝聚民心,為居民提供諮詢及轉介服務。
李家超強調,方案是針對香港實際情況制定,是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制度,是以市民可受惠為目的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