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轉換姿勢不利索 雙腿麻痹 警惕嚴重腰痛徵象/至意中醫診所註冊中醫 黃 耀

時間:2023-04-07 04:23:34來源:大公报

  圖:(上)久坐不動不利脊柱健康,有可能引致腰痛。(中)腰痛成因眾多。(下)針灸為治療腰痛的方法之一。

  回想剛考到醫師執照時期,當時筆者任職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的社區診所。該區以基層勞動人口為大多數,當時,每天必定遇到因疼痛而求診的患者,而腰部疼痛更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腰部出現明顯疼痛前會出現一些警號,例如患者站坐姿勢轉換時感覺腰部緊張,甚至時有雙腿麻痹感。

  因外感、內傷或挫閃跌仆導致腰部氣血運行不暢,或失於濡養,引起腰脊以及腰脊兩旁疼痛為主要症狀,即可診斷為腰痛。臨床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等腰部病變,皆以腰痛為主要症狀。

  如若維持腰椎平衡的肌力失衡,骨關節紊亂,椎間盤移位或退行性病變,造成力學改變,影響脊神經、馬尾神經,可見腰痛伴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體徵。

  針灸緩減痛感

  筆者臨床治療腰痛,大多以針灸和正骨整脊復位為核心,因應情況輔以拔罐、走罐、中藥外敷、筋膜槍、筋膜刀、超聲波治療儀、衝擊波治療儀等。

  針灸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基礎,運用針刺和艾灸治療疾病的臨床治療手段。醫師會根據病情定位取穴,決定針刺角度、深度、補瀉手法。針刺得氣時會產生痠、麻、重、脹等感覺。正骨整脊復位是泛指對於錯位的骨關節施以手法,使其恢復正常體位,施術時不應追求復位彈響聲,手法到位即可。

  注意日常姿勢

  中醫思維提倡「上工治未病」「上醫醫未病之病」,在腰部出現明顯的疼痛前,身體早有先兆。如果自身職業大多數時間久坐不動,站坐姿勢轉換時自覺腰部緊張,甚至時有雙腿麻痹感,皆是腰部出現明顯疼痛前的警號。

  筆者大多建議患者注重日常生活時站姿、坐姿及彎腰提舉動作。建議按照職業安全健康局的正確人力提舉方法,避免向前彎腰加重脊柱負擔,人力提舉時養成屈膝蹲下,盡量保持腰直,利用大腿肌肉來提舉。站坐時轉身,絕不可只扭轉腰部,應移動整個身軀。同時,每周安排運動時間,強化肌肉,減慢因歲月令脊柱退化的過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