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老有所居的選擇\富足家庭教與練 林昶恆(Alvin)

時間:2023-03-19 04:24:35來源:大公报

  香港房屋協會公布「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之全新資助長者房屋項目,便是位於紅磡,將提供312個開放式及一房單位,以終身租賃模式向長者提供租住的豐頤居。符合資格的長者只需一筆過繳付介乎120萬至265萬元的全額租住權費,並每月繳付綜合服務月費2000至3000元,便可終生居住。

  申請者需要符合三個資格:

  (一)申請人及聯名申請人在遞交申請表當日或之前年滿60歲或以上;

  (二)申請人及聯名申請人在遞交申請表當日須已在香港居住滿7年或以上,並持有香港身份證並擁有香港居留權或其在香港居留不受附帶逗留條件所限制;

  (三)申請人符合指定的個人經濟能力,即是收入及資產合計後介乎368萬至1241萬元之間。

  由於是最新的項目,所以有不少針對長者的服務及設施,例如附設復康中心、醫療中心及安老院舍,由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營養師等專業人士照顧住戶,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及增強自理能力。

  一個為香港長者度身定做的居住方案當然吸引,根據報道已經有約500位符合資格的長者在輪候冊中,所以不擔心有滯銷的狀況,相信很快便會滿額。雖然反應理想,但這又是否一個老有所居的理想方案呢?

  退休長者的居住安排主要是住在自置物業,租住地方,與家人同住或是購買這類租住權。能力容許的話,個人認為退休長者應該有自己的物業,避免年紀老邁時仍要面對「業主逼遷」的煩惱。但自置物業為退休居所亦有煩惱,包括因物業老化而需要動用儲備應付維修保養的支出;居住設施未必能滿足退休人士的生活需要;還有是在百年歸老時如何將物業分配給多過一個受益人。如果有這些顧慮的話,以購買租住權形式安排退休住所便可以減少煩惱,因為到時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設施以「長者友善」方向設計,還有扣除租住權費後的收入及資產可以按退休人士想法而分配給受益人。

  無論是選擇了哪一種老有所居的安排,都要考慮如何分配資金,確保能夠同時滿足居住、享受退休生活及照顧到關心的人的三種需要:

  第一種需要已經在上文討論過;

  第二種需要牽涉到製造退休入息,準備應急及醫療儲備,及管理心理和期望的方法;

  第三種需要包括在世時照顧親人及身故後可以延續關懷。

  人們很容易因專注在一項事情而忽略了其他同樣重要的事情,希望今次文章可以令準退休及退休人士站高些來了解退休規劃,這樣才可以增加達到富足退休的機會。

  (作者為家庭理財教育學會會長及認可理財教練,任何查詢可發電郵到info@ffei.com.hk)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