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噪音污染4/減音工具 裝修消「噪」

時間:2022-11-22 04:24:25來源:大公报

  圖:減音裝修工具與傳統工具分貝比較。

  很多市民疫下需長時間在家工作,想偷時間小睡時,隔鄰裝修聲震天,令人煩躁!環保署估計,每年有約100萬港人飽受裝修噪音滋擾。為解決有關問題,政府提出修改《噪音管制條例》,規管家居裝修噪音,包括限制室內裝修工程使用高噪音設備,並建議業界使用能減少噪音的寧靜裝修設備等。

  環保署正在全港過百個裝修單位測試使用寧靜裝修設備成效,初步發現能有效降低施工噪音,工作效能亦未見與傳統工具有明顯差別。修例建議今天會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開會討論。\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易曉彤(文) 林少權(圖)

  「裝修噪音真係好令人困擾,尤其是舊樓,經常有人裝修,一早就開始嘈,真係嘈到人都癲。」冼先生是一名夜更文員,住在九龍城區的唐樓,由於大廈殘舊,加上多劏房單位,租客經常轉換,大廈內經常有單位裝修,每日回到家剛躺下不久,就被震耳欲聾的聲響吵醒,令他苦不堪言,「有些人可能覺得日間裝修對其他人影響不大,但我們這一群上夜班的打工仔,遇上裝修工程,幾乎日日零休息。」

  「嘈到人都癲」 苦主離家避難

  「試過樓上裝修,測到成107分貝,根本瞓唔到。」冼先生的鄰居最近又開始做劏房改建工程,為了躲避噪音,他曾嘗試過很多方法,例如戴耳塞或者用枕頭蓋着頭睡,「沒有用!裝修用的鑽牆工具,那種音震,像震到入身體似的,戴什麼都沒用。」為了逃避噪音,冼先生曾「離家避難」,特意租住酒店休息。

  「前段時間附近有單位裝修,我的血壓都高咗。」雷先生與太太住在黃大仙的公屋,由於疫情關係,兩老甚少外出。他坦言,過去三年最怕附近有單位翻新或裝修,因為噪音避無可避,他曾因為樓上有單位裝修,經常出現耳鳴、頭暈等症狀,一度以為自己確診新冠。

  「現時裝修噪音主要來自於拆牆、鏟磚及開槽三個工序,用的是傳統的裝修工具,例如撞擊式的電炮和撞擊式的電鑽,因為是透過撞擊來破壞牆體,噪音很大。」環境評估科首席環境保護主任(評估及噪音)李志坤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每年約100萬市民受裝修噪音影響,問題不容忽視。

  為改善問題,環保署近年開始透過「寧靜裝修先導計劃」,管制住宅裝修的噪音問題,並建議修例改善規管。李志坤透露,修例將建議限定在指定時段內進行裝修工程,例如裝修工程只可於星期一至五上午九時到傍晚六時期間,及星期六上午九時到下午一時期間進行,且星期六不可進行噪音工程;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則全天禁止進行任何裝修工程。所有裝修工程應在三個月內完成,如有關單位裝修超過期限,必須於裝修期結束前七個工作天內,重新向管理處提交申請延期。

  可降30分貝 效能顯著

  修例亦建議禁止在住宅內使用重量超過或10公斤的電炮或電鑽。如要使用,必須先向物業管理組織申請,且每天操作時間最多為3小時,並最多連續使用5天,「我們很難完全禁止使用撞擊式工具,因為部分情況仍需要使用這些工具。」

  裝修工具將會推薦使用寧靜裝修設備,例如輕便電炮、手提式切磚機、取芯式鑽孔機、電磁驅動擊釘器、開槽機及手提夾混凝土機。這些工具能夠平均使裝修的音量下降5至30分貝。李志坤說,環保署亦正在全港過百裝修單位使用寧靜裝修設備,測試其工作效能,暫時未發現與撞擊式工具之間有明顯差別。

  李志坤表示,環保署正與各業界及持份者商議,計劃在2023年第二季把修訂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2024年第二季可實施擬議的新標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